南方暴雨北方旱,看到湖南广西持续暴雨导致部分城市出行困难,甚至有些地方发生洪灾,真心希望南方的朋友们挺住呀。而作为北方人,我多么希望可以把南方的降雨量给我们北方分享一部分呀,这样,也许南方就不会被淹。
近段时间副热带高压位置比较偏北、偏西,从中高纬度不断有冷空气南下,而西南暖湿气流比较活跃。这样一来,冷暖气流长时间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交汇,导致容易形成持续性降雨。而这一股副热带高压则造成了北方一些地区久旱不雨的情况。另外,今年是强厄尔尼诺年,太平洋海水温度的异常会让大气环流产生改变,从而导致某一个地区长期的降雨,另一个地区长期干旱。
今年是强厄尔尼诺年,国家防总提醒今年可能有98年量级的洪水。
总的来说,与历史同期相比,近期南方降雨明显偏多5成至1倍,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华南北部和江南南部偏多情况更加明显。与上一轮清明时的强降雨相比,本次南方降雨强度更强,暴雨范围更大而且相对集中。而且未来十天,南方降雨可能仍较多,雨水间歇期短,因此发生山体滑坡,洪水、渍涝等灾害的可能性都比较大。以下地区要注意了:湖南西部和北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地山洪、渍涝以及地质灾害风险较高,还需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同时需注意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露天作业时,不要在大树、广告牌下逗留。
而未来十天,北方大部仍然无明显降雨。陕西、河南等地的气象干旱仍将持续。有关部门和居民应节约用水;气象部门应结合近期气候概况、未来天气预报等,提出农事建议。天干物燥,大家在野外活动时,尽量减少使用明火,以免引发火灾。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就是把中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因其破坏水循环自然平衡,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该工程也被部分人反对。
1、解决北方缺水;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
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1、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经济增长;
4、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高了国内GDP。
1、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2、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
3、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4、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5、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雨!暴雨!大暴雨!最近,南方小伙伴们的手机朋友圈到处都是雨的痕迹。而不少北方的小伙伴则表示:热!很热!特别热!近期,北方大部分地区晴热少雨,高温天气再度来袭,局地甚至超过40℃。
北方局地或达40℃
中央气象台今天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29日,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
其中,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河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超过40℃。受暖脊影响,这样的高温炙烤将持续到7月初,个别地区有望挑战6月气温最高纪录。
京津冀地区高温明显。据统计,北京今年的高温日数已经达到了10天,天津达到了12天,较常年全年平均高温日数8.3天和7.2天来说,两地均已超过全年高温日数(数据来源于1981-2010年)。
由于持续少雨,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3532万亩,有36万人、167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受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通辽、兴安盟、呼伦贝尔、赤峰,山东威海、青岛以及辽宁阜新、锦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