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多的好处,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水果都是催熟的,催熟的水果是肯定没有应季的水果好吃,下面来看看。
1、催熟水果时如果使用了硫磺,不论是用它进行熏蒸还是染色,都会让硫磺在水果表面形成大量的残留,人们食用以后这种物质就会进入人体,过量食用就会出现中毒的症状,对身体特别不利。
2、催熟水果在催熟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了不当的催熟剂,就会让水果中的营养成分遭到很大的破坏,导致大量营养成分流失,人们食用以后也吸收不到应有的营养,对人体器官的正常运行也是特别不利的。
3、二氧化硫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水果催熟剂,少量使用时对水果和人体没有危害但是过量使用以后,就会让水果表面出现一些亚硫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以后就会诱人人类的哮喘和多种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体的健康。
最好吃当季的水果,吃催熟的水果当然是不好的,不论是对胎儿还是孕妇都是不好的,所以建议吃当季的水果,这样最安全。
催熟的水果,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只有不是过量食用,也没有多大的问题,同时也是很难区分,是自然熟还是催熟的。
催熟是香蕉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全世界都在广泛使用,已有百年之久,催熟剂不超标使用对人体无害。但有些不法商家使用二氧化硫和甲醛等化学药品为香蕉催熟,而这就需要一定的识别技巧。首先催熟的香蕉表皮一般不会有香蕉熟透的标志--“梅花点,因此在挑选香蕉时,有梅花点”的香蕉相对安全;其次用化学药品催熟的香蕉闻起来有化学药品的味道;此外自然熟的香蕉熟得均匀,不光是表皮变黄,而且中间是软的;而催熟香蕉,中间则是硬的。
看:催熟的香蕉表皮一般不会有香蕉熟透的标志---“梅花点”。
闻:催熟的香蕉闻起来有化学药品的味道
尝:自然熟的香蕉熟得均匀,催熟的香蕉芯则是硬的。
有些商贩用催熟香蕉的方法催熟西红柿,在上面涂上一种“乙烯利”的化学药物,此药虽毒性较低,但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
催熟的西红柿多为反季节上市,大小通体全红,手感很硬,外观呈多面体,掰开一看籽呈绿色或未长籽,瓤内无汁;而自然成熟的西红柿蒂周围有些绿色,捏起来很软,外观圆滑,而籽粒是土黄色,肉质红色、沙瓤、多汁。
苹果上蜡早已不是新鲜事,事实上,国家是允许在水果表面做打蜡保鲜处理的。苹果表皮本身就含蜡,是一种脂类成分,可防外界微生物入侵,而加工中的食用蜡,主要成分是纯天然的虫胶和巴西棕榈蜡,两种都是可食用的,对身体并无害处。但许多无良商家为节约成本,用工业蜡代替食用蜡。工业蜡中含汞、铅,可能会给人体带来危害。
专家称,果皮上的蜡主要有三种情况:苹果自带的果蜡;果农上的食用蜡;不法小贩上的工业蜡。前两者都是可以食用的,实在要去除这层食用蜡也很简单,用热水或盐水冲洗即可。
现在市场上所售的芒果中,有些是被水果商贩用石灰催熟的。而食这种芒果不仅容易刺激口腔和消化道黏膜,还容易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看:自然成熟的芒果颜色不十分均匀,而催熟的芒果则只有小头顶尖处果皮翠绿,其他部位的果皮则发黄。
闻:催熟的芒果味淡或有异味,没有芒果特有的香味。
摸:自然成熟的芒果有适中的硬度和弹性,而催熟的芒果则整体扁软。
尝:催熟的芒果肉质味淡,有股说不出的怪味,很难下咽。
看:进口橙子表皮的皮孔比较多,摸起来较为粗糙,而假进口橙子表面的皮孔比较少,摸起来相对光滑些。
擦:假冒的进口橙子用纸擦,纸的颜色会变红,是因为假冒进口橙子在处理的过程中加入了色素。
拍:打过针的西瓜拍打时声音“哑”、不脆亮。
看:自然熟的西瓜籽是黑色的,很饱满。打过针的西瓜籽一般小且白。
尝:打针西瓜甜味不均匀,往往靠近瓜蒂部位甜度较浓,远离瓜蒂部位甜度差得多。
由于荔枝保存时间短,商贩往往会买来色青半熟甚至是生荔枝,用稀释过的盐酸浸泡,或把稀盐酸喷洒在荔枝表面,未熟的荔枝表皮就会变得红嫩、新鲜,宛若刚刚采摘下来的鲜荔枝,但很容易腐坏。这类溶液酸性较强,会使手脱皮、嘴起泡,还会烧伤肠胃。还有果贩会用硫磺熏制,而二氧化硫对眼睛、喉咙会产生强烈刺激,导致人头昏、腹痛、腹泻,严重者甚至还会致癌。
摸:挑选喷酸荔枝时,手会觉得潮热,甚至有烧手的感觉。
闻:自然成熟的荔枝闻起来有荔枝本身淡淡的香味,而化妆荔枝不仅没有香味,闻起来气味有点酸,甚至还有化学药品的味道。
掂:喷酸荔枝比自然熟的荔枝分量重一些。
看:由于鲜荔枝的保存时间短,所以一般需低温冷藏保存,如果看见荔枝被商贩随便放在盒子里,上面用塑料布一盖,大多有问题。
看:青葡萄浸泡“乙烯利”变成的紫葡萄,颜色不均,含糖量少,汁液少。
闻:味道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