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上厕所也需要勇气,有的人在小便后会习惯的抖抖身体,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尿颤或者尿震。那么这是不是一种疾病呢?下面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般来说这种生理现象被医学界称之为尿颤或者尿震,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吧。
还来不及抖 穿过的“尿”就带走温度
大家都知道,在冷的时候,人体会寒颤打哆嗦,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这其实就是人体产生热量、调节体温的方式。
机体为了抵御外界寒冷的气候,维持正常的体温,会通过寒战来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保证了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总体上说是身体急需能量补充,打寒战的时候身体肌肉抽动,这个时候细胞会产生能量来支持肌肉运动。而产生的能量中除一部分用于细胞自身活动,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所以人冷的时候会打寒战。
尿尿的时候会出现寒颤也是这个道理:水的比容热大,有保温作用,人体突然排出大量尿液,身体会突然失去大量热量,所以大脑收到了“冷”的信号,所以身体马上采用寒颤的方式补充失去的热量。
可能有的人不一定出现尿颤现象,但是也会感到一丝凉意从背后升起,也是因为热量丧失的原因。
所以在天气冷的季节,尿颤的现象就更为常见了。
膀胱好比水库,控制水库泄洪的是一种被称为逼尿肌的肌肉层,而逼尿肌收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
交感神经能让逼尿肌舒张,保持尿液储存不泄露;而副交感神经则是让逼尿肌收缩,使膀胱压力增大,尿液就被排出了。
也就是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与排尿过程息息相关。如果尿憋的久了,就可能它们造成刺激,引起神经反射,就可能颤抖不已,造成尿颤了。
考虑是尿路感染引起的,建议积极治疗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好发于女性.
尿路感染治疗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头孢唑啉钠,诺氟沙星);
对所有病人均鼓励多喝水,喝水少的病人应给予输液,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部分尿路感染病人可配合服用现代中药治疗如银花泌炎灵片.
婴儿排尿因反射作用进行,不受意识控制,3岁以后才能自我控制。老年人因膀胱张力降低,常有尿频现象;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而压迫尿道。常引起滴尿及排尿困难。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时,排尿形态也有改变。
如利尿剂可使尿量增加;手术中使用麻醉剂、术后疼痛呵导致术后尿潴留。
神经系统受损可使排尿反射的神经传导、控制排尿意识障碍,导致尿失禁。肾脏疾病可使尿液生成障碍,导致尿少或无尿;泌尿系统的结石、肿瘤、狭窄等可造成排尿功能障碍,出现尿潴留。
食物中含水量多或大量饮水,可使尿量增加。咖啡、荼、酒等饮料有利尿作用。食物中含钠盐多可导致机体水钠潴留,使尿量减少。气温较高时,呼吸增快,大量出汗,尿量减少。
排尿的时间常与日常作息有关,如晨起、睡前排尿等。排尿的姿势、排尿的环境如不适宜,也会影响排尿活动。
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变化,可引起尿频、尿急或因抑制排尿而出现尿潴留;暗示也会影响排尿,如听觉、视觉及身体其他部位的感觉刺激可诱导排尿。
专家表示,从科普角度来看,用1分钟排清小便这一方法来判断前列腺健康,是一种简单实用、容易判断的方法,对广大百姓非常实用。
当然,喝了大量的水,也是导致1分钟仍未能排清小便的原因。然而,前列腺疾病的信号有很多。除了排尿时间明显变长外,还要看排尿连续性是否好、有没有滴滴答答的感觉,排尿是否困难,排尿后期尿线是否明显变细,如果发现这几项都有问题,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