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人在感冒时,抵抗力大大下降,这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但是感冒也需要面对一些日常必做的事情啊,比如洗澡,感冒发烧洗澡可能会使感冒症状加重哦!
感冒发烧最好不要洗澡。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但如果在炎热的天气里,不洗澡也不好,所以也要注意分清情况:
低烧的时候
感冒初期,尚有体力,只要不是超过38度的高烧,洗澡后多注意身体保暖,通常情况下淋浴或泡澡都是没问题的。
有了明显的发热症状
发热或感冒症状明显令人乏力的时候,请避免长时间在热水里泡着。因为这样可能会引起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紊乱,更加消耗体力。
高烧的时候
如果高烧超过38度还去洗澡,发烧会在洗澡后更加严重,所以这时就尽量不要洗澡了。如果非洗不可的话,请用温水短时间淋浴。并且洗澡后请千万注意不要冻着。
服药后体温下降就立刻去洗澡,会让身体负担加重,一旦停药,体温就会再升高。所以退烧后,请观察半天时间,确认不会再发烧了,再去洗澡。
哪些情况不宜洗澡
酒后不宜洗澡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而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饱餐后不宜洗澡
饱餐后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发烧时不宜洗澡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血压过低时不宜洗澡
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劳动后不宜立即洗澡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临睡前不宜洗澡
很多人习惯洗个热水澡之后马上睡觉,其实这是一个不正确的习惯,最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睡眠往往在体温下降后来临,热水浴会使体温升高,推迟大脑释放出“睡眠激素”。如果某天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让体温回落到正常水平,尽快入睡。
脑血管病患者不宜常洗澡
洗澡时产生的热刺激,会使患者体内血流加速,进而增加血液对血管的压力。当血流通过某些局部病变部位时,容易发生血管破裂。
拔罐后不宜立即洗澡
拔罐后也不能立即洗澡,否则易伤害皮肤,甚至还会导致二次受凉。拔罐后,皮肤正处于一种被伤害状态,比较敏感脆弱,此时去洗澡非常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等。若此时洗澡水温度过低,就会让毛孔正张开的皮肤受凉,所以拔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以免惹病上身。
感冒洗澡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
刚洗完澡,泡澡的情况下,请注意洗完澡后不要冻着。
补充水分
另外,请注意补充水分,不要脱水。因为发烧会引起出汗,于是身体中的水分流失得比我们想象还要多,而洗澡时水分会更加流失。
不止水分,出汗还让我们的身体失去钠、钾等电解质,因此补充水分不仅是喝水或茶,喝一些富含钾、钠的运动型饮料会更好。
感染了流感时
感染流感后,就算服用抗病毒感冒药暂时退了烧,体温也经常会再次升高。即使想用退烧药退烧,效果也是暂时的,一定会再次发起热来。因此最好不要退烧后马上洗澡。
如果接种的流感疫苗起了作用,感染流感也不会发高烧。但是洗澡会让人抵抗力下降,在洗澡后容易发烧,因此虽然感染流感时没怎么发烧,也请别轻易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