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买房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些事项,买房之前要查清楚房子是否被抵押,在签合同的时候要仔细观察,看看是否有预售许可证,可能买现房或准现房,可以避免很多风险。
买房族在购房时向售楼员讨折扣,本以为得了便宜却被下了套。今年年初,谢先生看中了海淀的一套房屋,房屋中介售楼员贺某在接待时,告之最低可享98折优惠。谢先生想要进一步还价,贺某答应帮忙想办法。几天后,贺某答复说有个客户因为认识人,可以打95折。于是谢先生托贺某帮忙一起办理,贺某满口答应,可又提出要10万元好处费。谢先生满怀感激,当场便将好处费转给贺某。
贺某收钱后反复叮嘱谢先生,不可将此事泄露,否则无法享受折扣优惠。后贺某又陆续使用同样手段收取浦某、王某、张某等人好处费数十万元。直至3月中旬,该房屋中介公司收到举报后彻查此事,真相才浮出水面。原来该公司的销售方案本就规定房屋最低可以95折出售。没想到这看似天降的优惠,竟是销售员自编自导的一场骗局。
并不是只有二手房才能抵押,新房也有可能已经被抵押。由于开发商大多依靠银行贷款进行项目开发,如果房产开发商实力不强,资金周转不开需要融资,开发商边建房边将商品房预售出去,以收进的购房款偿还银行贷款,这样操作能够加快开发资金的周转速度,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
开发商售出抵押房,应根据法律规定,在出售给购房者前通知抵押权人(多为银行),在银行同意将房子“解押”(解除抵押关系)后,还要到房管局登记备案,获得预售许可证。另外,开发商还须明确告诉购房者,这是一套抵押的房子。
现在购房的一般流程是先交钱,再签合同。可交钱之后又追悔莫及。
很多人合同意识差,甚至有空白合同也敢签。融360提醒购房者:合同必须逐字逐句地看,以免以后发生纠纷。
首先,在买房时一定要仔细看你所买的房子是不是具有预售许可证。而且必须注意每栋楼的楼号和预售许可证的原件,因为每栋楼都会有一个预售许可证,要看清开发商是不是用其他楼的许可证冒充。
最重要的就是要跟房产商网上签合同,在合法程序下,在买售双方对购买意向达成一致时,销售人员会跟消费者在网上签约。关键就是一定要网签合同,开发商自己制作的合同是不被房管部门认可的。
最后一点就是签完合同后购房者必须及时去房产交易管理所备案,最好在购房后30日内进行备案。
1、尽可能买现房或准现房。这样可以避免不少风险,如:窗台的高低、净高太低、阳台设计不合理、房屋太小、管道设备层、房屋烂尾、室内有害气体、改变房屋结构、裂缝等表面质量问题。
2、争取一步到位直接签订合同,不要交定金,也不要签订认购书等,否则,容易被动和受制约。实在要交定金,也不要交太多。虽然在签订正式合同之前,从法律上一般定金是可以退的,但大家不要给自己添麻烦。
3、按照法律规定,将开发商在楼书或广告中的承诺写进补充协议。如果开发商不同意写,事前可准备一部小录音机,将开发商的口头承诺录下来。
4、签订合同时,按照法律规定,同时也签订物业管理协议,以防办理入住时物业管理费发生变化(涨价等)。
5、列明应交费用清单,避免乱收费。
6、注意律师代表谁?目前在房地产领域,办理房地产业务的律师有3种,其中包括:开发商的律师、银行的律师、业主的律师。只有业主自己聘请的律师才能替业主自己说话。
7、签订尽可能详细的补充协议(注意审查出卖人提供的补充协议),或集体签约;并写明如何承担违约责任,退房或不退房。退房包括哪些费用?不退房如何承担违约责任?很多业主合同签完后,除了自己的签名是自己的以外,其他文字都是别人的字体,这样太被动。
1、根据合同列明的交楼时应提交的相关文件,如:测绘部门实测面积文件、《北京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住宅使用说明书》、《住宅质量保证书》等进行验收,据此办理入住手续。实在不行则注明“室内情况尚不清楚”,避免既成事实。
2、根据合同列明的交楼标准实地进行验收,并在办理入住手续时注明相应的问题。如果不让您入室查验,则注明“室内情况尚不清楚”,避免既成事实。
3、注意相互联系,为业主委员会的建立打下基础。
1、从签约的开始就要注意留好证据,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对方的书面材料。
2、确定正确的诉讼策略,如:先行政诉讼还是先民事诉讼?这是决定官司成败的关键。
3、可能的情况下,发挥集体的力量或请消协或媒体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