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文化节开幕 孟母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2018-07-03 03:58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孟母是个懂得教育孩子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严厉的人,属于典型的中国良母。通过孟母留下的故事中,可以发现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

孟母文化节开幕 孟母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5月8日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诞辰,也是西方“母亲节”,山西举办孟母文化节。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佳话。

孟母文化节开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孟母文化节开幕 孟母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2016年5月8日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诞辰,也恰逢西方“母亲节”,以“孟母情太谷行”为主题的第五届太谷孟母文化节在山西省太谷县举行。文化节以家庭教育研讨会、文化惠民戏曲展演等形式,展现以孟母教子为核心的中国家教和教育精神,讴歌当代中华母亲教子情怀。

据史料记载,孟母仉氏,山西太谷县范村镇西仉村人。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佳话。

孟母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孟母文化节开幕 孟母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孟母教子三迁,孟子能成为“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属于典型的中国良母。

孟母是个懂得教育方法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严厉的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孟母文化节开幕 孟母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孟母的故事

孟母三迁

孟家原在马鞍山下的鬼村,山麓坟莹处处,村中儿童追逐嬉戏,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也三五成群地模仿大人们的礼仪,扮演丧葬的过程,孟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既不能老是把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关在家里,唯一办法就是变更居住环境。经过一番周折,孟家母子从凫村迁到了十里外的庙户营村,这里是一个“日中为市”的交易集市,每逢一、三、五、七单日,远远近近的百姓们,手拎肩挑一些自己的土产来到集市交易,讨价还价,喧嚣热闹,这场面对孩子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耳濡目染,孟子和其他一些孩子也学会了锱铢必较的模样。孟母忐忑不安,住了半年又再次迁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孟母文化节开幕 孟母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孟母既不愿儿子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也不屑于儿子沾染唯利是图的市侩气,她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儿子成长的环境,她第三次把家搬到了邹城的学宫附近,虽然房子漱隘不堪,但是孟母带着儿子还是安安心心地定居下来。学宫附近常常有读书人来往,高雅的气韵,从容的风范,优雅的举止与循规蹈矩的礼仪行为,都给附近居民不少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初解人事的孩子们,常群集在大树底下,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有模有样,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使得远远察看的孟母内心深处大为高兴:“这才是孩子们最佳的居住环境!”她由衷地发出感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孟母文化节开幕 孟母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母亲渲染

做人是要求诚实,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市集旁居住时,东邻有人杀猪,孟子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漫应:“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孟母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忍痛在捉襟见肘的生活费中,拨出一部分钱买了一块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不为外界所干扰。孟子具有天生的灵性与慧根,但也有一般幼童共有的怠情贪玩习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孟母文化节开幕 孟母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有一天,孟子竟然逃学到外面玩了半天。当儿子回家时,孟母不声不响地拿起一把剪刀,将织成的一段锦绢咔嗒咔嗒,拦腰剪成两段,就在孟子惊愕不解时,孟母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织绢!一个君子学以成名,问则广知,所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你今天不读书,就不可以离于祸患,今后永远就只做一些萦萦苟苟的小事,中道废而不为,怎么能衣其夫子,而不乏粮食呢?”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督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从此孜孜汲汲,日夜勤学不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孟母文化节开幕 孟母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春秋战国时代,学术风气蓬勃发展,诸子百家争奇斗胜,使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才好,然而孟母有她坚决的主张,无视于老庄的玄虚,不屑于杨朱的功利,惟独醉心于孔子的忠恕之道,亲自寻寻觅觅,终于在孔门诸子中为孟子找到启蒙老师。

当时孔子的孙子孔极,字子思,正在曲阜设馆教授六艺,远近学子纷纷负笈前往就教,孟子十五岁时,在孟母的鼓励下,由邹城来到了曲阜。从此正式接受到儒学的精髓,子思对孟子青睐有加,对左右说:“孟孺子性乐仁义,言称尧舜,世所稀有也。”从此孟子在子思门下埋头读了五年,学问德业,突飞猛进,终于继承了孔子的衣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孟母文化节开幕 孟母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母亲照顾

孟母对儿子的教育无微不至,即使在成亲之后,夫妇相处之道,还得烦劳老母为他操心,古《烈女传》记载:孟妻田氏在卧室内裸袒身躯走动,孟子勃然不悦,田氏认为丈夫太过见外,就求婆婆解说。长期以来,孟子对自己的妻子总是不满,认为她太过倨傲,竞有意休妻。孟母对儿子晓以大义:“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心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所以恐见人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袒而在内,踞而视之,是汝非礼也,非妇无礼也。”孟子深感自己孟浪,于是心中芥蒂尽除,与妻子和乐相处如初。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孟母文化节开幕 孟母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孟母一生操劳,身体十分硬朗,对于孟子的照顾及督教也毫不放松,除了孟子周游列国那一段时日以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为了奉养老母,担任齐国一个消闲的教授职务,而不忍远离故国谋求更大的发展。在齐国,孟子多次向当政者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来酬谢孟子,但却不肯积极地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对此,孟子如是说:“君子称身就位,不为苟得而受赏。”孟子不贪荣禄,他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