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西瓜中间裂开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西瓜中间为什么会有裂缝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西瓜中间开裂也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之所有一些西瓜中间会有开裂的情况是因为西瓜是葫芦科植物,葫芦科植物有个特点,就是一般具有3个心皮(当然在环境影响下数目可能会发生变化),并且这3个心皮各自并不完全封闭,而是相互联合起来,这样,胚珠就存在在了3个心皮彼此的结合部位,这就是所谓的“侧膜胎座”。然后随着子房的发育,西瓜的一部分果皮和大部分胎座逐渐膨大起来,产生了多汁疏松的细胞组织,这就是我们吃到的“西瓜瓤”了。
在果实发育初期纤维素会相对发达,可以起到支撑果实形态的作用。到了果实成熟时,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西瓜果实中的纤维素被降解,有些细胞甚至脱离了纤维素编织的网脱离出来,成了分散的细胞,这也是熟透的西瓜有“沙”的口感的原因。这时胎座之间的纤维素被降解,腹缝线也开始脱离,形成了看得见的缝隙。
蒂的状态代表的是,西瓜是否有在田里拥有足够的时间去吸收充足的营养,并达到含有高糖分的成熟状态后才被收成。
比起新鲜油绿的蒂,选择看起来有点枯掉的蒂的话,可能会买到比较甜的西瓜。 而如果是已经被摘掉蒂的西瓜,则看蒂被摘掉之后的蒂头部位,越向内凹陷的西瓜会越甜。
表面的波纹分得越清晰、越明显的西瓜就越甜,而西瓜上的纹路颜色越浓则代表糖分越高,波纹的样子越像是闪电一样弯曲的也越好。 而如果从上方看会发现西瓜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没有波纹的绿色部分越膨胀突出则代表西瓜越成熟香甜。
西瓜底部孔洞的位置本来是长出花的地方,过大的话代表西瓜过熟,过小则代表西瓜尚未发育完全,并不一定像是坊间所流传的,底部的孔洞越小就越有可能是甜的西瓜。 挑的时候可以选择稍微比1元硬币小一点的,比较接近成熟而高甜度的状态。
若西瓜皮附近也充满水分,拍打起来会是比较低沉厚实的声音,如果拍起来的声音比较高,,则可能还没有成熟。 拍起来的感觉有点中空,代表已经过熟的西瓜,切开后可能卖相不佳。
若一整颗西瓜吃不完,而想要买切片西瓜,不能拍打也没有蒂头或者底部可以看了,这时候就要看果肉中种子的颜色,越黑越亮泽的表示越接近成熟,尽量避免选种子还是白色的切片西瓜。
打针是为了让西瓜看上去鲜红一些,不法商贩会用色素粉加糖精水做手腳。
这个比较容易判断。
不切开的西瓜,看看有没有针孔的痕迹。
已经切开的西瓜,看有没有长条白痕。
如果有,那就避免买入了。
近年来白籽西瓜越来越多。商贩往往告诉我们,这是无籽西瓜。
然而,白籽西瓜不是无籽西瓜。白籽西瓜没有受精,而是打了化学药水。
当然,有黑籽又有白籽的西瓜是正常受精的,不算白籽西瓜,只不过未完全成熟罢了。。
我们往往把当天吃不完的西瓜放冰箱里,以为这是很不错保鲜方法。
然而,如果保鲜膜用的不好,或者其它原因,也是非常容易滋生细菌。
所以尽量避免。
爆炸西瓜是打了膨大剂,肉眼很难判断。
那么怎么防止呢?
有一个土办法,就是避免个头奇大的西瓜,避免买形状畸形的西瓜。
这个很好判断,看西瓜藤,如果枯黄了,说明时间久了。
反之则相对新鲜。
西瓜的产地非常重要,有些西瓜即使瓜农厚道,但其环境不厚道,紧邻工业区、化工区、重污染区等等,这些来源地的西瓜,谨慎购买。
本地的西瓜容易把握。
买西瓜的时候,不妨问问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