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西瓜里面有白筋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是西瓜的经脉,是输送营养的通道。因而,西瓜有白筋是可以吃的,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西瓜里面有白筋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之所以西瓜里面会有白筋一方面是和西瓜的品种有关,另一个是和天气有关,就是在授粉时天气突然出现低温或者高温的情况,温差较大,就使西瓜膨大受阻。
其实,黄筋或白筋是西瓜的营养输送管道(类似人类血管),一般会随着西瓜的成长自然褪去,但如果西瓜生长期遇到了恶劣环境,比如气温忽高忽低,管道褪去就会有残留,但这并不会影响西瓜的品质和口感就,所以市面上的买到的那些带有黄白筋的西瓜是没有问题的。
有些称这种白筋的西瓜是打了激素的也是无稽之谈,西瓜被注射后,瓜瓤很容易受到细菌侵蚀,西瓜两天就烂掉了 。
西瓜的好坏生熟,好吃与不好吃,可以从西瓜底部的脐圈判断,圈圈越小越好,相反的,底部圈圈越大,皮越厚,越难吃。
西瓜形端正,瓜皮坚硬饱满,花纹清晰,表皮稍有凹凸不平的波浪纹,瓜蒂、瓜脐收得紧密,且略为缩入,并且靠地面的瓜皮颜色稍黄,这就是西瓜就是成熟的标志,且为好瓜,如果西瓜头大尾小或头尖尾粗的,是质量较差的瓜。
西瓜外表颜色最好挑青绿色的,这样的西瓜新鲜好吃,如果西瓜表面颜色是雾雾白白的就不要选,这样的西瓜不甜也不新鲜。
西瓜表皮光滑、花纹清晰、纹路明显、底面发黄的,是熟瓜。表面有茸毛、光泽暗淡、花斑和纹路不清的,是不熟的瓜。
用手指弹瓜听到“嘭嘭”声的,是熟瓜,听到“当当”声的,还没有熟,听到“噗噗”声的,是过熟的瓜。
瓜蒂是绿色的,并且有弯曲度的是熟瓜且甜;瓜蒂是黑褐色的、茸毛脱落、弯曲发脆、蜷须尖端变黄枯萎的,是还没熟就被摘了的瓜;瓜柄已枯干,是“死藤瓜”,质量差。
两个西瓜相比较,如果品种相同、大小一样,较轻的就是较成熟的瓜,反之则是不怎么成熟的,并且瓜越重成熟度越低。因为西瓜在生长过程中,会有一大部分的水被蒸发消耗,变成了糖分(既沙瓤)。因此成熟的瓜要比同品种同大小的瓜轻。此外还可以把西瓜投入水中观察,向上浮的,是熟瓜,下沉的是生瓜。
瓜皮较薄,用手指压易碎的,是熟瓜;用指甲划会裂,且瓜皮发软的,是过熟的瓜。
肾功能不全的人,如果摄入过多水分,很难将其排出体外。这类患者如果吃过多西瓜,不但会使水肿加重,还易导致其体内的血容量增多,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口腔溃疡在中医中被认为是阴虚内热、虚火上扰所致。吃西瓜致使口腔溃疡患处复原所需要的水分被过多排出,从而加重阴虚和内热,导致患者愈合时间延长。
西瓜性寒,吃多了容易伤脾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西瓜、甜瓜,皆属生冷,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所以,脾胃虚寒的人吃西瓜一定要注意。
医学认为,不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在表未解之前若攻之会加重病情。因为西瓜有清里热的作用,所以感冒初期吃西瓜会导致感冒病情加重或病程延长。
西瓜中含有不少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吃西瓜过量,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肾脏负担,还会导致血糖升高、尿糖增多等后果。所以糖尿病人吃西瓜时要注意适量。
孕期女性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对血糖的稳定作用下降,如果西瓜吃太多,摄入过量糖分,会造成糖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对健康不利。此外,产妇在刚生产完之后,体质比较虚弱,西瓜性寒,中医认为多吃西瓜会因过寒而损伤脾胃。
高龄老人因为年纪比较大,多数人的脾胃功能和心肾功能都会有所减弱,夏季吃太多西瓜会损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