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药材鉴别

2016-11-05 08:56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药材鉴别 鉴别要点 半夏与类似品水半夏的区别: 前者类圆球形而略扁,表面白色至黄白色,中间凹窝周围密布麻点根痕,断面洁白细腻、富粉性。水半夏则多为圆锥形或椭圆形,隐约可见根痕(不明显),断面白色,粉性。只要抓住上述两者特征,则易分辨。而伪品山珠南星则形似南星(较半夏大),而切片充半夏则片形呈腰形片状,均易识别。滴水珠则块茎类扁球形而较大,四周可见突起的小块茎,可资区分。

半夏的药材鉴别

药材鉴别

鉴别要点

半夏与类似品水半夏的区别:

前者类圆球形而略扁,表面白色至黄白色,中间凹窝周围密布麻点根痕,断面洁白细腻、富粉性。水半夏则多为圆锥形或椭圆形,隐约可见根痕(不明显),断面白色,粉性。只要抓住上述两者特征,则易分辨。 而伪品山珠南星则形似南星(较半夏大),而切片充半夏则片形呈腰形片状,均易识别。滴水珠则块茎类扁球形而较大,四周可见突起的小块茎,可资区分。

名典鉴别

1、汉·《神农本草经》:“半夏味辛平。生川谷。”

2、《名医别录》曰:“半夏生槐里川谷。五月、八月采根,阴干。”

3、陶弘景曰:“槐里属扶阳。今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以肉白者为佳,不厌陈久。”

4、吴普曰:“生微丘或山野中,二月始生叶,三三相偶。白花圆上。”

5、唐·苏恭曰:“所在皆有。生平泽中者,名羊眼半夏,圆白为胜。然江南者大者径寸,南人特重之。顷来互用,功状殊异。其苗似是由跋,误以为半夏也。”

6、宋·苏颂曰:“在处有之,以齐州者为佳。二月生苗一茎,茎头三叶,浅绿,颇似竹叶,而生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相垂,上大下小,皮黄肉白。五月、八月采根,以灰裹三日,汤洗暴干。蜀图经云:五月采则虚小,八月采乃实大。其平泽生者甚小,名羊眼半夏。由跋绝类半夏,而叶不同。”

7、明·《本草蒙筌》载:“半夏,山川泽谷,处处有之。苗起一茎,茎头三叶。根名半夏,八月采收。”

8、李时珍曰:“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

9、清·《本草从新》、《本草求真》则较全面地总结其功用及制曲等方法,少及形状,故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