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性味
苦酸,微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吴普本草》:"桐君:甘,无毒。岐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
③《别录》:"酸,平微寒,有小毒。"
药品归经
入肝、脾经。
①《品汇精要》:"行手太阴、足太阴经。" (手太阴是肺经,照这样应该是入肺经,不解?)
②《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
上一篇:白芍的药理作用
白芍的炮制方法:下一篇
田基黄-药材
鸡汤和鸡肉哪个更营养 什么人不宜喝鸡汤
生花生和熟花生有什么区别?哪种营养价值更高?
金针菇是凉性还是热性?
黄芪泡水喝是用生黄芪还是熟黄芪?有什么区别?
油奈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