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红花的功效与作用_红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2016-09-04 22:24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红花吗?红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红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红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中药红花的功效与作用_红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红花吗?红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红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红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中药红花的功效与作用_红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红花的简介

【异名】红蓝花(《金匮要略》),刺红花(《四州中药志》),草红花(《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

【植物形态】红花,又名:黄蓝(《博物志》),红蓝(崔豹《古今注》),红花草(《履巉岩本草》),红花菜(《救荒本草》)。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叶互生,质硬,近于无柄而抱茎;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9厘米,宽1~3.5厘米,基部渐狭,先端尖锐,边缘具刺齿;上部叶逐渐变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花序大,顶生,总苞片多列,外面2~3列呈叶状,披针形,边缘有针刺;内列呈卵形,边缘无刺而呈白色膜质;花托扁平;管状花多数,通常两性,橘红色,先端5裂,裂片线形;雄蕊5,花药聚合;雌蕊1,花柱细长,伸出花药管外面,柱头2裂,裂片短,舌状。瘦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5毫米,基部稍歪斜,白色,具4肋。花期6~7月。果期8~9月。 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本植物的苗(红花苗)、果实(红花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红花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2钱;入散剂或浸酒,鲜者捣汁。外用:研末撒。

红花的禁忌注意

孕妇忌服。

红花的选方

①治女子经脉不通,如血膈者:好红花(细擘)、苏枋木(捶碎)、当归等分。细切,每用一两,以水一升半,先煎花、木:然后入酒一盏,并当归再煎,空心食前温服。(《朱氏集验医方》)

②治热病胎死: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妇人良方补遗》)

③治胎衣不下: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产乳集验方》)

④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一两。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金匮要略》红蓝花酒)

⑤治一切肿:红蓝花,熟揉捣取汁服之。(《外台秘要方》)

⑥治喉痹壅塞不通者: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差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海上集验方》)

扩展阅读:红花的临床应用

治疗急慢性肌肉劳损 用红花制成5%的注射液,在痛点或循经取穴注射。针头刺入后先行提插,待患者有酸麻胀感后再注入药液,每穴0.5~1毫升,每天或隔天1次,疗程视病情而定。观察132例,经治3~15次后,痊愈51例(37.8%),显效49例(37.1%),好转21例(15.9%),无效11例(8.3%),有效率达90.8%。有的注射5~6次即愈,1年多未见复发。治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有的首次注射后有酸痛加重现象,以后多能逐渐减轻,一般仍继续治疗,不需使用辅助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