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七,大叶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竹鞭状,具节,节处膨大。那么白三七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白三七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白三七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白三七的简介
此药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Panax pseudo - ginseng var. japonicus)的根茎。其根茎肥厚而色白,上具多数茎节,节节相连呈竹鞭状,且其兼有人参、三七的某些功效,故有“白三七”、“竹节参”等美名。
大叶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竹鞭状,具节,节处膨大。茎单一,茎顶轮生3~5枚掌状复叶,复叶通常由5枚小叶组成14、叶膜质,卵形,边缘有锯齿。花期从茎顶抽生伞形花序,花淡黄绿色。结浆果状核果,果熟时变红。5—6月开花,7—8月结果。生长于海拔1800米的沟谷边岩石上。产区极窄,资源少。分 布 我国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自治区)。
该药具有滋补强壮、散形止痛、止血祛瘀的功效。用于气虚证、痈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咳嗽痰多、劳伤吐血等。
白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白三七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9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敷。
白三七的禁忌注意
孕妇慎服。
扩展阅读:白三七的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