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毒性中药之-- 鸦胆子 鸦 胆 子 (《本草纲目拾遗》)【别 名】 苦参子,老鸦胆,鸦蛋子,鸭蛋子,鸭胆子,小苦楝。【基 原】 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 Bruceajavanica……
鸦 胆 子 (《本草纲目拾遗》)
【别 名】 苦参子,老鸦胆,鸦蛋子,鸭蛋子,鸭胆子,小苦楝。
【基 原】 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 Bruceajavanica(L )Merr 的果实。 【采集炮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净枝叶,杂质,晒干备用。
【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解毒。治热毒血痢,久痢,休息痢,疟疾,寄生虫病,癌肿,痔疮,疗毒,赘疣,鸡眼 【化学成分】 鸦胆子含生物碱 (鸦胆子碱 Brucamarine和鸦胆宁 Yatanine等)、糖甙(鸦胆灵 Brucelin、鸦胆子甙 Yatanoside等)、酚性成分(鸦胆子酚Bruccnol等)和一种羟基羧酸称鸦胆子酸(Bruccolicacid)等。鸦胆子仁含脂肪油 (鸦胆子油...种子中含多种结构上类似芳木素 (Quassin)的苦叶成分,鸦胆子苦醇 (Brusatol),鸦胆子素
【用法与用量】 内服:用龙眼肉包裹或装胶囊,饭后吞服,每次 5-15粒,一日三次。外用:适量捣敷。
【毒性与毒理】 鸦胆子壳及种子有毒。。鸦胆子的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溶性的苦味成分中,鸦胆子油和壳的毒性小,挥发油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鸦胆子为剧烈的细胞原浆毒,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肝肾实质有损害作用,并能使动脉内脏血管显著扩张,引起出血,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便血、肝脂肪变性及充血,肾脏充血及变性等。有时血压降低
【中毒与防治】 临床应用鸦胆子的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如较少剂量连续给药也会出现慢性中毒,成年人服 12粒即有中毒危险。中毒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昏,乏力等,发生率平均为 78.3%。除上述症状外尚可有胃肠道充血,便血,尿量减少,体温增高,眼结膜充血,四肢麻木或瘫痪,昏迷,抽搐等。局部应用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长期用药可发生蓄积性中毒。预防:应用鸦胆子,一定要掌握好用量,且不可长期应用,以免过量和蓄积中毒;口服时勿直接吞服或嚼服,以免刺激胃肠粘膜,引起胃肠道反应
【按 语】鸦蛋子之功,功专清热燥湿,杀虫,解毒,专治湿毒、蛊虫所致之痢疾、疟疾、虫积、癌肿、痔疮、疔毒诸症。临床用之点赘疣、鸡眼确有疗效。鸦胆子之毒,毒在水溶性的苦味成分中,为细胞原浆毒,对中枢神经及肝肾皆有一定毒害。其挥发油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故内服需加防护衣,以免刺激消化道,引致不良反应。
将"毒性中药之-- 鸦胆子"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荷叶的功效与作用
·胖大海的功效与作用
·绞股蓝的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上一篇:煎中药加不加盖_中药常识
中药解中药中毒_中药常识: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