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炒制讲究_中药炮制

2016-09-04 22:53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核心提示:中药炒制讲究炒中药根据医疗要求,结合药材性质,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清炒:根据炒的程度不同,分为炒黄、炒焦、炒炭3种。①炒黄:将药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药材表面微黄……

中药炒制讲究_中药炮制

核心提示:中药炒制讲究 炒中药根据医疗要求,结合药材性质,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清炒:根据炒的程度不同,分为炒黄、炒焦、炒炭3种。①炒黄:将药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药材表面微黄……

炒中药根据医疗要求,结合药材性质,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

清炒:根据炒的程度不同,分为炒黄、炒焦、炒炭3种。

①炒黄:将药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药材表面微黄,闻到药材固有香气,或炒至鼓起、爆裂为度,炒黄可缓和药过偏之性,如黄连炒后减其苦寒性,增强疗效;麦芽炒后增强健脾作用,便于煎煮;水红花子炒后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②炒焦:将药材置锅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外呈焦黄,内呈黄色。炒焦可增强药材健脾作用,如焦神曲、焦山楂。

③炒炭:将净药材置锅内,用中火或武火炒至外呈黑色,内呈焦褐色,喷洒清水适量,灭尽火星。炒炭可增强药材止血作用,如:侧柏炭、茜草炭。

加辅料炒(固体辅料):净药材与固体辅料同置锅内拌炒。根据所用辅料不同,又分为麸炒、土炒、米炒等。

①麸炒:先将麸皮撒入锅内,用中火加热,待麸皮冒烟时,倒入净药材,迅速翻动,炒至药材表面呈微黄或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一般每100千克药材或切制品,用麸皮5~10千克。麸炒可增强健脾作用,如麸炒白术,矫味矫臭。

②土炒:将灶心土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疏松,再倒入净药材拌炒至药材呈焦黄色,取出,筛去土,放凉。一般每100千克药材或切制品,用灶心土25~30千克。土炒可增强补脾止泻作用。

③米炒:将锅烧热,撒上浸湿的米,使其平贴锅上,用中火加热,至米冒烟时投入净药材,轻轻翻动米上的药,至所需程度,取出,筛去米,放凉。一般每100千克药材或切制品,用米15~20千克。米炒可减低药材毒性,如米炒斑蝥;米炒可增强健脾作用,如米炒党参。

将"中药炒制讲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中药炒制讲究_中药炮制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荷叶的功效与作用

·胖大海的功效与作用

·绞股蓝的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