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中医建议春季最好肝肺同养

    中医建议,我们春季在养肝的同时还要养肺。4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春季应养肝,但往往有人在刚入春时会觉得口渴、嘴唇干裂,这多半是养肺“工作”做得不够。中医专家提醒,春季养肺的重要性不亚于养肝。[详细]

    2016-10-24 21:27 分类:养生保健

  • 中医专家提醒:清明前后重养肝

    (记者孙愫通讯员史爱华)清明一到,气温明显转暖,雨量增多,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的好时节。“传统养生学认为‘春与肝相应’,即春季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这个时节的养生从总体看,还是应以养肝为主,我们可以吃些利于肝脏生发、疏泄、养阴的食材。”市中医医院脾胃科副主任朱叶珊介绍说。[详细]

    2016-11-05 08:37 分类:养生保健

  • 中医提醒立春过后要养肝

    中医提醒立春过后要养肝,而养肝要多吃辛甘发散的食物,比如说萝卜,萝卜味辛性寒,熟用味甘性微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有“小人参”之美称。[详细]

    2016-11-05 08:44 分类:养生保健

  • 【中医养生】芡实--女性调养常用好药材

     芡实又称米头、水鸡头等,本草纲目记载: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开胃助气、止渴。芡实味甘性平,有“水中人参”的美名,常见于四神汤中,也是秋季进补的首选食物。营养成分芡实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吸收,秋天进食芡实可以改善炎夏所消耗的脾胃功能,待脾胃恢复后再进行补,人体自然就能顺利吸...[详细]

    2016-11-06 15:39 分类:营养饮食

  • 健康饮食方法 中医教你最滋补的食肉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越来越丰富,鸡鸭鱼肉已经成为餐桌上的主食,食肉肉不仅可以获取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还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那么我们该如何食肉才能达到健康饮食的要求呢?今天就让小编介绍一些中医滋补的食肉方法吧![详细]

    2016-09-28 11:07 分类:中医养生

  • 中医驻颜术 帮你留住青春

    颜面保健,又可称,古人谓之“驻颜”,颜面保健的主要目的是使面色红润,洁白细腻,无明显皱纹和雀斑等。中医养生学所讨论的颜面保健,主要的侧重点是在抗衰老上,使青春容颜永驻。在具体的保健手段的使用上,着眼于脏腑与气血,注重整体的、综合的调养,从根本上保证面容的不衰老。[详细]

    2016-09-28 11:24 分类:中医养生

  • 在寒冷冬天 中医教你保养冷涩干燥的皮肤

    冬天来了,气温骤降,很多女性朋友的皮肤都呈现冷涩干燥,最明显的表现在皮肤的干涩紧绷和色斑的加重上,随后各种皮肤问题也接踵而至。冬季如何护理皮肤是每个女性都关心的问题,微微健康网小编为你介绍中医冬季护理皮肤方法,兴许对你有帮助哦![详细]

    2016-09-28 11:25 分类:中医养生

  • 中医5个补肾养肾的有效方法

     中医5个补肾养肾的有效方法 女人邦保健知识配图 一、足部保暖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脚距离心脏最远、供血最差,脂肪层薄保温差,极易受寒。寒冬出现手脚冰冷、僵硬的情况,会有因血液回流速度太慢,导致中枢血压急速上升造成中风的危险。[详细]

    2016-09-04 23:03 分类:养生保健

  • 中医教你7个简单的养肾方法

    中医教你七个简单的养肾方法   1、握固 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握固可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平时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时都可以握固。[详细]

    2016-09-04 23:06 分类:养生保健

  • 老中医是如何养肾的?

    女人邦保健知识配图  老中医是如何养肾的? 肾脏是我们生命的根本,只要保养好肾脏,就好像有了茁壮的根和主枝干,叶子想要不茂盛都难。[详细]

    2016-09-04 23:07 分类:养生保健

  • 老中医推荐的养肾秘诀

     老中医推荐的养肾秘诀 女人邦保健知识配图 肾脏是我们生命的根本,只要保养好肾脏,就好像有了茁壮的根和主枝干,叶子想要不茂盛都难。[详细]

    2016-09-04 23:09 分类:养生保健

  • “虚不受补”的中医调养方法

    “虚不受补”的中医调养方法 “虚不受补”是怎么回事 所谓虚不受补者,临床上一般多见于一些久病体弱的老年人,因脾胃虚消化差,不能承受滋补药,反而导致胃呆厌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致使身体更虚。或因脾有湿邪,服用滋补药不仅达不到补虚效果,反而出现腹胀便溏、嗳气呕吐,甚至湿蕴化火,出现口干、衄血、皮疹等副作用。[详细]

    2016-09-04 23:10 分类:养生保健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