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述 问诊的详细知识
问一般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籍贯及住址等。了解一般情况,可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因年龄、职业、籍贯等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多发病。如青壮年以实证为多,老年人以虚证为多,麻疹、百日咳、水痘等多见于小儿。某些疾病如铅中毒、汞中毒、矽肺等,则与职业有关,血吸虫病、钩虫病、大骨节病、瘿瘤等,则与居住的地区有关。[详细]
2016-09-28 11:09 分类:中医养生
中医保健 摸摸鼻子强体健肺
编者按:中医保健养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养生知识,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摸鼻子的养生保健方法,都有哪些方法呢?一起来跟小编看看吧![详细]
2016-09-28 11:10 分类:中医养生
中医问诊疾病要点有哪些
问诊是中医诊断疾病、进行辨证的主要方法之一。有人说,有的医生只凭切脉就能诊断病证,根本不需要问诊。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前面已经说过,中医辨证靠四诊合参,一个医生即使切验非常丰富,也不可能单凭切诊就准确无误地辨识病证。[详细]
中医理论的“中医藏象学说”
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详细]
中医问诊要先问寒热与虚实
寒热、恶寒、发热是病人常有的自觉症状,都是卫气病变。 恶寒:恶寒机理有二,一是外寒相侵,卫阳被郁;一是自身阳虚,卫阳不固。先以外寒言之:寒流骤至,机体为御寒侵,毛窍因寒而收缩,卫气不能出表,内郁腠理,成为病人自觉恶寒而以手摸之则热,反映了恶寒与发热并见的外寒特征。其基本病理是:外感风寒→毛窍收缩→卫阳被郁→不能出表而恶寒,郁结于里而发热。若寒邪长驱而人,直中三...[详细]
传统中医看病问诊都问什么
问寒热 寒热的产生,主要决定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的阴阳盛衰,是机体正邪相交的表现。[详细]
闲话中医 口口相传的名医医德小趣闻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医他们不但医术精湛,而且还具有高尚的医德,他们的治病救人的很多佳话都被广大的人们群众流传下来,成为医界之楷模。[详细]
百家争鸣 6大著名的中医学说
一、刘完素的“火热”学说 刘完素生活时代,北宋微宗赵佶提倡的运气学说仍在流行,他结合北方地理和北方民族体质强劲的特点,深入阐发了火热病机等有关理论,在治疗上一改北宋用药偏治温燥之习,重视以寒凉药物治疗外感火热病,开拓金元医学发展的新局面。刘完素著作主要思想是:[详细]
2016-09-28 11:11 分类:中医养生
治病救人 中医最宝贵的7大学派
伤寒学派 创立于东汉之际。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理论与方药熔于一炉,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其书被奉为经典,其人被尊为医圣。从晋唐至宋元明清,研究者如云,历代不衰,各展所长,形成了时间最长,医家众多,影响最大,学术昌盛的伤寒学派。[详细]
清代中医文化的发展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关于清朝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由于长期内忧外患,明朝终于1644年被满清贵族推翻。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国内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详细]
商代中医 奠定中医药理论体系基础
商代(公元前1700-1100年) 商人民居住在中国境内的黄河盆地,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祖先之一。他们行医的方式非常原始,往往将迷信、传说及治疗经验结合应用。[详细]
周朝中医 儒学及道家思想对中医的影响
周朝(约公元前1100-221年) 共分为四个时期: *西周公元前1100-771年 *东周公元前770-256年[详细]
生吃蔬菜(葱,香菜,色拉)注意寄生虫
阴囊上有黑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脾胃虚弱不适合焦三仙
隔夜豆芽能吃吗
奶香玉米烙怎么做?
经期喝4种汤补气又养血
玉米酸了还能吃吗
蛋白粉开封后能放多久?
想吃油炸身体缺什么
香蕉用什么药催熟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