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暑

  • 处暑养生多吃养阴润燥食物

    处暑养生吃什么? 处暑代表炎热天气结束,此后秋意渐浓。这时候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便秘、口鼻咽干、干咳少痰等症状。为预防秋燥,应多吃可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到底处暑养生吃什么?小编推荐8种食物。[详细]

    2016-10-24 21:29 分类:养生保健

  • 处暑养生最宜“清补” 9款养生汤滋阴润燥

    处暑养生最宜 “处”含有终止之意,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到来,意味着夏季结束,秋意渐浓。很多人开始想要进补身体。不过此时进补要讲究方法,常见的进补食物如羊肉和狗肉若在这时食用,很容易导致上火,还会加重人体津液的匮乏。因此,专家提醒,处暑节气间不宜大补、温补,而应该以“清补”为原则。[详细]

    2016-11-05 08:42 分类:养生保健

  • 阴虚体质大暑节气的养生方法

    阴虚体质大暑饮食小贴士 适宜 阴虚体质败火降燥首选,各色清甜水果汁,特别是莲藕榨汁。大暑节气各色的应季蔬菜务必占到饮食结构的一半以上,做法宜焖、蒸、炖、煮,另一半则是各色杂粮以寒其体,解馋的时候可以吃瘦猪肉、炖鸭肉、白斩鸡、清蒸鲜鱼等,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豆浆、淡茶水也为阴虚盛夏补水佳饮。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一类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详细]

    2016-11-05 08:42 分类:养生保健

  • 阴虚体质小暑节气养生方法

    阴虚体质小暑饮食小贴士: 适宜:小米、猪腰子、乌鸡、海带、蚌肉、蛤蜊、番茄、柠檬、猕猴桃[详细]

    2016-11-05 08:43 分类:养生保健

  • 阴虚体质处暑节气的养生方法

    阴虚体质处暑饮食小贴士: 适宜:芝麻、蜂蜜(熟)、荸荠、山药、梨、莲子、百合、银耳、木耳[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大暑节气阴虚体质的养生方法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故凡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都适宜在入伏进行调理,如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常年性感冒等日常人体宿疾;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结肠炎;关节脊椎问题:颈椎病、肩周炎、腰间椎盘突出症、虚寒性腰腿疼、风湿性关节炎等中老年人常见病;还有凡是冬天特别怕冷、属阳虚体质的人。[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阴虚体质大暑节气养生方法

    阴虚体质大暑饮食小贴士: 适宜:小米、草菇、豆腐、银耳、牛肚、猪骨、苦瓜、丝瓜、黄瓜、番茄、火龙果[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养生慎防“阴暑”

    立秋后天气虽然有所凉爽,但暑气仍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所以仍要小心中暑。中暑在中医上也称“伤暑”,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静而得之者为阴暑”。“阳暑”是在夏日的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的;而“阴暑”则是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的。立秋吃什么防阴暑呢?[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养生要点 祛暑润肺养肝

    立秋是秋天的开端,天气逐渐由夏入秋。但虽然立秋将至,此后气温还可能回升,甚至“秋老虎”也会虎视眈眈。如何在立秋时节养生健体呢?中医专家建议,立秋养生一方面要注意在饮食上及时调理膳食,宜祛暑滋阴,同时合理应对早晚温差,还要预防高温伤害,并加强保养立秋时节特别需要注意的肝肺。[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5养生美食 让酷暑不再难挡

    【荷叶冬瓜煲老鸭汤】 每次可选用鲜荷叶一大块,鲜老冬瓜(连皮)250克—500克,老公鸭肉250克,食盐适量。制作时,先用清水洗净荷叶,剪成4—5小块,冬瓜连皮用清水洗净,煲1—2小时,加食盐调味即可。[详细]

    2016-09-28 13:23 分类:营养饮食

  • 秋季慎防阴暑

    燥是秋的主气,其引起的疾病有温燥(初秋)和凉燥(深秋)。初秋仍有夏的高温,加上天晴少雨,气候干燥,此时感染到的燥邪为温燥,主要伤阴,即损害人体的津液。症状是皮肤干燥、眼干裂、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小便赤黄、大便干结、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丝,甚至发烧至高热。[详细]

    2016-09-05 00:05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后要小心“阴暑”

    虽然已过立秋,但白天仍然很热。其实,通常所说的“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几个节气。入秋后雨水日渐减少,空气湿度逐渐降至低于人们生活所需限度(相对湿度70%)以下,因而天气会逐渐干燥,草木渐枯,人也感到干燥。[详细]

    2016-09-05 00:11 分类:养生保健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