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进补有讲究,这5点一定要注意
俗话说“霜降杀百草”,本周五将迎来“霜降”节气。“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详细]
2020-10-21 06:49 分类:养生保健
寒露节气该如何养生?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寒露就是天凉,露水多的意思,在24节气中排第17个,是阳气入里收敛的节气。这个时候,气温下降,要多穿衣服,露着的地方都会感觉冷了。正是秋末时节,“阳杀阴藏”,万物收降,雨水也少了,所以天气干燥,属于“燥邪[详细]
2020-10-09 06:48 分类:养生保健
处暑节气如何养生?这5点一定要遵循
二十四节气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日子,处暑也不例外,一般是在每年8月22或23或24日到来,处暑节气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说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这个阶段[详细]
2020-08-22 07:05 分类:养生保健
夏至节气将至,养生要做好这6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夏至已至,由此正式进入了盛夏时节。此时温度高,对人体会造成某些[详细]
2020-06-19 07:05 分类:养生保健
芒种养生,这几点一定要做到
芒种节气开始,就进入典型的夏季气候。中午气温较高,加上空气湿度越来越大,人们会觉得像在蒸笼里一样。在湿热的环境中,人们很容易疲倦、萎靡不振。因此,芒种时节养生重点在于补脾祛湿,做到起居有常、适当锻炼、[详细]
2020-06-05 07:05 分类:养生保健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小满养生,这5点要做到
小满之后气温明显升高,雨水开始增多,故民间俗谚云“小满小满,江满河满”。因此,小满节气的到来往往预示着夏季的闷热潮湿天气即将来临,也就是古人所说暑多夹“湿”。[详细]
2020-05-22 07:01 分类:养生保健
谷雨养生,健脾很重要!抓住5点养好脾胃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详细]
2020-04-20 07:07 分类:养生保健
春季养脾胃很重要,坚持做好这6点养好脾胃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是很多人却有疲乏无力的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多半是因为脾胃功能较弱。正所谓“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说的是脾胃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运输,从而滋养全身。那么,应该[详细]
2020-03-25 07:05 分类:养生保健
胃病三分治七分养!胃不好的人,饮食上要注意这11点
现代社会里,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加班熬夜是经常的事,饮食不规律也在所难免,久而久之,得胃病的人就越来越多了。那么,得了胃病应该在饮食等方面注意哪些事情呢?[详细]
2019-11-01 07:04 分类:养生保健
处暑如何养生?做到这4点很重要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在8月23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处暑的“处”字,意为躲藏、终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详细]
2019-08-24 03:08 分类:养生保健
出伏后如何养生?这5点一定要注意
今年8月21日出伏,40天“超长版”三伏天终于结束了。出伏代表由夏入秋,由热渐冷,三伏已过,阴气渐长,万物开始由长变收。此时,人们刚经历了苦夏,应该做到饮食不燥、作息不晚、穿衣不露,顺应天气时令,迎接次第而[详细]
2019-08-22 07:04 分类:养生保健
心脏不好的人吃饭要注意5点,少做3件事
不管是对于有遗传史的人,还是对于后天的心脏病人群。为了避免猝死、心肌梗死的概率,都要好好保护心脏健康。[详细]
2019-08-16 07:04 分类:养生保健
田基黄-药材
鸡汤和鸡肉哪个更营养 什么人不宜喝鸡汤
生花生和熟花生有什么区别?哪种营养价值更高?
金针菇是凉性还是热性?
黄芪泡水喝是用生黄芪还是熟黄芪?有什么区别?
油奈的功效与作用
血橙里有没有血丝?
天麻的性状鉴别
土鲶的营养价值
菠萝蜜没熟怎么办?菠萝蜜的催熟方法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