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子

  • 中药瓦楞子的功效与作用_瓦楞子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的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瓦楞子吗?瓦楞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瓦楞子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瓦楞子的功效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详细]

    2016-09-04 22:41 分类:中草药

  • 瓦楞子的外形特征

    外形特征 魁蚶 贝壳斜卵圆形,坚厚,一般壳长80~104mrn,高62~85mm,大者长可达122mm,高102mm。两壳合抱,左壳比右壳稍大,极膨胀,壳顶突出,向内弯曲,稍超过韧带面。韧带梭形,具黑褐色角质厚皮。背部两侧略呈钝角,壳前缘及肤缘均呈圆形;后缘延伸呈截形。放射肋宽,平滑整齐,无明显结节,约42~48条,以43~44条较多见,生长轮脉明显,壳面白色,被棕褐色绒毛状壳皮,壳顶部壳皮...[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瓦楞子的化学成份

    化学成份 1.魁蚶 贝壳含大量的碳酸钙,少量磷酸钙量在93%以上(按碳酸计算);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及有机质。[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瓦楞子的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 1.瓦楞子 《圣惠方》:“细研。”《品汇精要》:“洗去土,研细如粉。”现行,取原药材,用水洗净,捞出,干燥,碾碎。生品用于散瘀消痰。[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瓦楞子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取瓦楞子5两(煅),甘草1两,共研细末,每次10克,每日3次,饭前服。或每次20克,于节律性疼痛发作前20分钟服药。经治疗124例,疗程最短20天,最长56天,结果治愈59例,占47.58%。治愈标准是主要症状消失,潜血阴性,病情经长期观察稳定,X线检查壁龛消失或球部变形在治疗前后稳定不变者。好转者48例,占38.79%。好转是指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潜血转阴或...[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瓦楞子的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性味与归经 咸,平。归肺、胃、肝经。 功能与主治 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瓦楞子的用法与用量

    用法与用量 瓦楞子 9~15g,宜先煎。 用于瘿瘤,瘰疬。瓦楞子味咸软坚,消顽痰,散郁结。治瘿瘤、痰核,常与海藻,昆布等同用,如《证治准绳疡医》含化丸。瓦楞子既可化瘀散结,瓦楞子能制酸止痛。[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瓦楞子的常用配方

    常用配方 1.治胃痛吐酸水,噫气,甚则吐血者:瓦楞子(醋煅七次)九两,乌贼骨六两,广皮三两(炒)。研极细末,每日三次,每次服二钱,食后开水送下。(《经验方》)[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瓦楞子药物配伍

    药物配伍 1.配鱼枕骨,可治各种结石症。 2.配滑石块,可治尿路结石之尿道疼痛,小便不利等症。[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瓦楞子的食疗作用

    食疗作用 1、蚶子12克,玄胡索10克,当归10克,红花3克,水煎加酒服,治瘀血腹痛,血积症块。[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瓦楞子的性状鉴定

    性状鉴定 1.魁蚶 贝壳呈斜卵圆形,左右两壳形状相同,左壳稍大于右壳。长约8cm,宽约6cm。背面隆起,有42-48条直楞(放射肋)如瓦垄状,由顶端向周围放射楞纹明显,由灰褐色和白色相间而成,无明显结节,被棕色细毛。壳内面乳白色,光滑,上端边缘有与肋纹相应的凹陷,而形成突出的锯齿约70枚(铰合齿)。质坚硬,能砸碎,断面白色。气无,味淡。[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瓦楞子的历史考证

    历史考证 《别录》载有魁蛤,一名魁陆,云:“生东海,正圆,两头空,表有文,取无时。”《本草拾遗》又载有“蚶”,曰:“出海中,亮如瓦屋。”《纲目》将魁蛤与蚶合为一条,并引郭璞《尔雅》注:“魁陆即今之蚶也,状如小蛤而圆厚。”又引《临海异物志》:“蚶之大者径四寸,背上沟文似瓦屋之垄,肉味极佳。今浙东以近海田种之,谓之蚶田。”上述形态特征与今蚶科动物一致。[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