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

  • 秋冬时节谨防气管炎

    农历节气的寒露,标志着天气将逐渐由凉转冷。这时,我国大部地区天气凉爽,该注意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或加重了。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常有这样的体验,每年秋风飒飒,凉意袭人的时候,咳嗽的老毛病就要犯了。及早预防和积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要注意采取如下几项防范措施。[详细]

    2016-09-05 00:05 分类:养生保健

  • 深秋时节注意暖足

    随着9月7日“白露”节气的到来,我们开始进入真正的秋季。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意思是说白露之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冷暖多变,特别是早晚更添几分凉意。因此,感冒、支气管哮喘、过敏等疾病渐渐增多,“秋燥”也渐渐明显。专家提醒,白露之后要更加注意养生,预防旧疾复发。[详细]

    2016-09-05 00:05 分类:养生保健

  • 中秋时节养生小贴士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因正值秋收季节,拜土地公感谢护佑,五壳丰收,并求来年能更好的收成。[详细]

    2016-09-05 00:05 分类:养生保健

  • 白露时节健脾润肺养阴

    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讲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白露起要补养肾气。[详细]

    2016-09-05 00:05 分类:养生保健

  • 处暑时节防“秋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详细]

    2016-09-05 00:05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时节如何养生健体

    立秋是秋天的开端,天气逐渐由夏入秋。但虽然立秋将至,此后气温还可能回升,甚至“秋老虎”也会虎视眈眈。如何在立秋时节养生健体呢?中医专家建议,立秋养生一方面要注意在饮食上及时调理膳食,宜祛暑滋阴,同时合理应对早晚温差,还要预防高温伤害,并加强保养立秋时节特别需要注意的肝肺。[详细]

    2016-09-05 00:05 分类:养生保健

  • 大暑时节防中暑也须防阴暑

    大暑时节防中暑也须防阴暑 1、避免中暑重在预防 大暑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气候闷热,人易产生头晕、恶心、冒虚汗等症状,这样就可能是中暑了。[详细]

    2016-09-05 00:06 分类:养生保健

  • 夏至:盛夏时节如何防雷

    每年6-9月份,是一年的雷雨季节,此时都会有一些雷击伤亡事件发生。遭受雷击的原因一是雷击的突然性,不易防范;二是人们缺乏防雷常识,不能主动采取措施自觉防雷。因此,掌握一些雷电和防雷知识,对防止和减少雷击事故是很有必要的。[详细]

    2016-09-05 00:06 分类:养生保健

  • 夏至时节如何养生

    夏季天气炎热,人易疲倦,人体胃肠也易受暑热的刺激,功能相对减弱,食欲欠佳。[详细]

    2016-09-05 00:06 分类:养生保健

  • 端午时节话养生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容易烦躁忧郁。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最重要的是要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详细]

    2016-09-05 00:06 分类:养生保健

  • 端午时节各项养生活动

    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外,端午节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详细]

    2016-09-05 00:06 分类:养生保健

  • 谷雨时节谨防春季上火

    4月20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谷雨。营养专家提醒说,谷雨时节气温回升快,公众要慎防“春火”。[详细]

    2016-09-05 00:06 分类:养生保健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