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

  • 小暑时节防“暑湿”健脾和胃是关键

    进入小暑节气,不但天气炎热,而且空气中的湿度较大,人体容易受“湿邪”的侵袭,进而出现周身乏力、脾胃不和、反应迟钝、手足水肿、面色较差等症状,究其原因是因为脾不健运所导致,因此,在小暑时节为您推荐一系列健脾和胃药食同源之品,谨防您在高温酷暑之际因“暑湿”而中招。[详细]

    2016-11-05 08:36 分类:养生保健

  • 夏至时节保健常识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详细]

    2016-11-05 08:36 分类:养生保健

  • 芒种时节怎样最保健

    芒种时节空气潮湿,天气湿热。这时要注意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这个节气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掌握好低盐、多饮、清热、淡软的原则。唐朝孙思邈提倡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强调饮食清淡,告诫人们要低盐、低脂。多吃杂粮,不要过多食用热性食物。[详细]

    2016-11-05 08:36 分类:养生保健

  • 小满养生全攻略 清暑祛湿最当时

    小满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其含义是从小满开始,北方大麦、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已经结果,渐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每年5月20-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详细]

    2016-11-05 08:36 分类:养生保健

  • 谷雨时节的养生要领

    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我们在养生中应遵遁自然节气的变化,针对其气候特点进行调养。谷雨节气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同时由于天气转温,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北方地区的桃花、杏花等开放;杨絮、柳絮四处飞扬,过敏体质的朋友应注意防止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在饮食上应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详细]

    2016-11-05 08:36 分类:养生保健

  • 谷雨养生 养肝护肝需及时

    谷雨节气,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按照中医“四季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养生补五脏应以养肝为先。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养肝也是如此。[详细]

    2016-11-05 08:36 分类:养生保健

  • 谷雨时节的养生良方

    保持心情愉快 四月的天气变幻仍然不定,人的情绪极易受到影响,一些精神和心理的旧疾也容易在这个时节复发。所以春天尤应养情志,保持心情的愉快。多与人接触,学会倾吐心事。保持心胸的豁达,远离抑郁。[详细]

    2016-11-05 08:37 分类:养生保健

  • 春分养生吃什么 推荐10种时令食物

    春分养生吃什么? 每个季节都有符合其气候条件而生长的时令菜,得天地之精气,营养价值高。吃有养阳功效的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豆芽、豆苗、莴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体生长机能;而食用桑椹、樱桃、草莓等营养丰富的水果,则能润肺生津,滋补养肝。[详细]

    2016-11-05 08:37 分类:养生保健

  • 春分养生时令蔬菜

    枸杞芽 枸杞的嫩芽营养成分丰富,特别含有肌甙、谷氨酸、门冬氨酸、精氨酸等,能够滋补肝肾、清火明目,增强人体免疫力。可用于抗疲劳和降低血压,并能保肝、降血糖、转化血管、降低血脂,对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详细]

    2016-11-05 08:37 分类:养生保健

  • 大寒时节养生 吃六类暖身心食物

    又一轮“寒潮”来袭,大寒来了!2012年1月20日是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节气。大寒是什么意思呢?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话,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所以我们要做好保暖工作,那么大寒节气,我们应该吃什么呢?[详细]

    2016-11-05 08:38 分类:养生保健

  • 冬季养生好时节 药膳帮你忙

    药膳在中国源远流长,各种冬季养生药膳有助于增强体质,抵御寒冬,还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历来就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将中药材与烹饪原料结合,烹制成可口菜肴,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起到治病养身的作用。[详细]

    2016-11-05 08:38 分类:养生保健

  • 大寒是最佳进补好时节

    大寒时节仍然是冬令进补的好时机,重点应放在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上,进补的方法有二:一是食补,二是药补。“药补不如食补”,应以食补为主。偏于阳虚的人食补以温热食物为宜,如羊肉、鸡肉等;偏于阴虚者以滋阴食物为宜,如鸭肉、鹅肉、鳖、龟、木耳等。药补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和病状选择服用,如体质虚弱、气虚之人可服人参汤;阴虚者可服六味地黄丸等。能饮酒的人也可以结合药酒进补,常见...[详细]

    2016-11-05 08:38 分类:养生保健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