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

  • 忍冬藤的功效与作用 怎么用忍冬藤治疗咳嗽

    忍冬藤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在生活中很容易见到,忍冬藤的作用在中医发展的历史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下面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忍冬藤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以及怎么鉴别真假忍冬藤的方法,忍冬藤的药用选方。[详细]

    2016-09-28 10:51 分类:中医养生

  • 忍冬藤的功效与作用 忍冬藤有哪些好处

    提起忍冬藤,或许知道的人并不多。忍冬藤是一种植物中药,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在医学领域上的应用也很广泛,对于多种疾病的防治都有很好的效果。那么你知道忍冬藤有哪些功效和好处吗?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详细]

    2016-09-28 10:53 分类:中医养生

  • 中药忍冬藤的功效与作用_忍冬藤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忍冬藤是一种具有中药特效的草本植物。那么忍冬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忍冬藤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忍冬藤的功效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详细]

    2016-09-04 22:39 分类:中草药

  • 忍冬藤植物属性

    植物属性 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高达9米。茎中空,幼枝密生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4~10毫米,密被短柔毛;[详细]

    2016-11-05 08:53 分类:饮食常识

  • 忍冬藤药材概述

    药材概述 【英文名】CAULISLONICERAE 【拉丁学名】CaulisLoniceraeJaponicae 【别名】忍冬、银花藤、金银藤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鸳鸯草,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藤,甜藤,二花秧等。[详细]

    2016-11-05 08:53 分类:饮食常识

  • 忍冬藤性味

    【性味】甘,寒。 ①《别录》:甘,温,无毒。 ②《药性论》:味辛。 ③《本草拾遗》:小寒。[详细]

    2016-11-05 08:53 分类:饮食常识

  • 忍冬藤选方

    选方 治四时外感、发热口渴,或兼肢体酸痛者:忍冬藤(带叶或花,干者)50克(鲜者150克)。煎汤代茶顿饮。(《泉州本草》)[详细]

    2016-11-05 08:53 分类:饮食常识

  • 忍冬藤的化学成份

    化学成份 幼枝含断氧化马钱子甙(secoxyloganin).。 叶含木犀草素(luteolin),忍冬素(loniceraflavone),3-甲氧基-5,7,4-三羟基黄酮(3-methoxy-5,7,4-trihydroxyflavaone),木犀草素-7-鼠李葡萄糖甙即忍冬甙(luteolin-7-rhamnoglucoside,loni-cerin),木犀草素-7-O-双半乳糖甙(luteolin-7-O-digalactoside),忍冬素-6-鼠李葡萄糖甙(loniceraflavone-6-rhamnohlucoside),异...[详细]

    2016-11-05 08:53 分类:饮食常识

  • 忍冬藤药基形态

    药基形态 1.忍冬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长达9m。茎中空,多分枝,幼枝密被短柔毛和腺毛。叶对生;叶柄长4~10cm,密被短柔毛;叶纸质,叶片卵形、长圆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8cm,宽1~5.5cm,先端短尖、渐尖或钝圆,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两面和边缘均被短柔毛。花成对腋生,花梗密被短柔毛和腺毛;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与对柄等长或稍短,生于下部者长2~4cm,密被...[详细]

    2016-11-05 08:53 分类:饮食常识

  • 忍冬藤药材性状

    药材性状 干燥茎呈细长圆柱形,直径1.5~6毫米,表面暗红色或灰棕色,有细柔毛,尤以嫩枝为多。皮部易剥落,常撕裂作纤维状。茎上常带有椭圆形、绿黄色的叶,多破碎不全。质坚脆,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中央髓部有空隙。气弱,味淡。以外皮枣红色、质嫩带叶者为佳。[详细]

    2016-11-05 08:53 分类:饮食常识

  • 忍冬藤的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抗菌、消炎作用 该品所含的木犀草素在1:350,000浓度时可抑制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生长。对卡他、白色念珠、伤寒、痢疾、变形等菌亦有抑制作用。忍冬地上部分50%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具抑制作用;茎叶50%鲜汁对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抑制作用,但弱于干的整个地上部分。在体内亦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对H....[详细]

    2016-11-05 08:53 分类:饮食常识

  • 忍冬藤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①治疗传染性肝炎取忍冬藤2两,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早晚分服。15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1~3天。治疗22例,其中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正常者12例;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肝功能明显好转者6例;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者4例。[详细]

    2016-11-05 08:53 分类:饮食常识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