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

  • 南沙参的名家论述

    名家论述 1.张元素:肺寒者用人参,肺热者用沙参代之,取其味甘也。 2.《纲目》:人参甘苦温,其体重实,专补脾胃元气,因而益肺与肾,故内伤元气者宜之。沙参甘淡而寒,其体轻虚,专补肺气,因而益脾与肾,故金受火克者宜之。一补阳而生阴,一补阴而制阳,不可不辨之也。[详细]

    2016-11-05 08:54 分类:饮食常识

  • 羊踯躅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⒈《本经疏证》:羊踯躅,毒药也。然性能祛风寒湿,故可以治恶痹。痹[详细]

    2016-11-05 08:54 分类:饮食常识

  • 木通药性论述

    药性论述 性味归经 性味:苦,寒。 ⑴《本经》:味辛,平。 ⑵《吴普本草》:雷公:苦。[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木通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⑴李杲:《本草》十剂,通可去滞,通草、防已之属是也。夫防己大苦寒,能泻血中湿热之滞,又通大便、通草甘淡,利小便,专泻气滞也。肺受热邪,津液气化之原绝,则寒水断流,膀胱受湿热,癃闭约缩,小便不通,宜此治之。其症胸中烦热,口燥舌干,咽干大渴引饮,小便淋沥或闭塞不通,胫酸脚热,并宜通草主之。凡气味与之同者,茯苓、泽泻、灯草、猪苓、琥珀、翟麦、车前子之类,皆...[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木蝴蝶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云南通志》:焚为灰,可治心气痛。 2.《滇南本草》:定喘,消痰,破蛊积,除血蛊、气蛊之毒。又能补虚,宽中,进食。[详细]

    2016-11-05 08:54 分类:饮食常识

  • 麦芽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药性论》: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 2.《千金·食治》:消食和中。熬末令赤黑,捣作麨,止泄利,和清酢浆服之,日三夜一服。[详细]

    2016-11-05 08:54 分类:饮食常识

  • 漏芦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漏芦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虽有记载,但植物种类繁多,均与现用漏芦不符,惟《救荒本草》所载图与今祁州漏芦相符。祁州漏芦在中国使用较广。《神农本草经》载:“主治皮肤热毒,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与临床应用基本一致。[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刘寄奴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刘寄奴草,其味苦,其气温,揉之有香气,故应兼辛。苦能降下,辛温通行,血得热则行,故能主破血下胀。然善走之性,又在血分,故多服则令人痢矣。昔人谓为金疮要药,又治产后余疾、下血止痛者,正以其行血迅速故也。”[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款冬的名家论述

    名家论述 ①《药品化义》:冬花,味苦主降,气香主散,一物而两用兼备。故用入肺部,顺肺中之气,又清肺中之血。专治咳逆上气,烦热喘促,痰涎稠粘,涕唾腥臭,为诸证之要剂,如久嗽肺虚,尤不可缺。[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红辣蓼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贵州民间方药集 《贵州民间方药集》:根:治痢疾。 泉州本草 《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止渴,利小便。治胃腹冷痛,中暑烦渴,小儿痢疾,蛇犬咬伤。3.《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去风湿,通关窍,散瘀,解毒,杀虫,止血。[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水茄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破老血、产后血结,妇人瘦损,不能饮食,腹中有块;淋沥不尽,亦白带下,天行心闷,并煎服之,亦浸酒。[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急性子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纲目》:治产难,积块,噎膈,下骨鲠,透骨通窍。凤仙子,其性急速,故能透骨软坚,庖人烹鱼肉,硬者投数粒即易软烂,是其验也。缘其透骨,最能损齿,与玉簪根同,凡服者不可着齿也,多用亦戟人咽。[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