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

  • 骨碎补的名家论述

    名家论述 ①《纲目》:"骨碎补,能入骨治牙,及久泄痢。昔有魏某久泄,诸医不效,垂殆,予用此药末,入猪肾中煨熟与食,顿住。盖肾主大小便,久泄属肾虚,不可专从脾胃也。《雷公炮炙论》用此方治耳鸣,耳亦肾之窍也。按戴原礼《症治要诀》云,痢后下虚,不善调养,或远行,或房劳,或外感,致两足痿软,或痛或痹,遂成痢风,宜用独活寄生汤,吞虎骨四斤丸,仍以骨碎补三分之一同研,取汁...[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续断的药性论述

    性论述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遗精、带下、痈疽疮肿。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白芍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本草图经》:"芍药,根亦有赤白二色。崔豹《古今注》云: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非也。""古人亦有单服食者安期生服(钅东)法云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若取审看勿令差错。若欲服饵,采得净刮去皮,以东流水煮百沸,出阴干,停三日,又于木甑内蒸之,上覆以净黄土,一日夜熟,...[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巴戟天的文献论述

    文献论述 1.《本草经疏》:巴戟天,主大风邪气,及头面游风者,风力阳邪,势多走上,《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巴戟天性能补助元阳,而兼散邪,况真元得补,邪安所留,此所以愈大风邪气也。主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者,是脾、肾二经得所养,而诸虚自愈矣。其能疗少腹及阴中引痛,下气,并补五劳,益精,利男子者,五脏之劳,肾为之主,下气则火降,火降则水升,阴...[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淫羊藿名家论述

    名家论述 ①《纲目》:"淫羊藿,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者宜之。" 淫羊藿[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羌活的文献论述

    文献论述 1.《唐本草》:疗风宜用独活,兼水宜用羌活。 2.《医学启源》:羌活,治肢节疼痛,手足太阳本经风药也。加川芎治足太阳、少阴头痛、透关利节,又治风湿。《主治秘诀》云:其用有五:手足太阳引经,一也;风湿相兼,二也;去肢节痛,三也;除痈疽败血,四也;治风湿头痛,五也。[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藁本的名家论述

    名家论述 ①张元素:"藁本,乃太阳经风药,其气雄壮,寒气郁于本经头痛必用药,巅顶痛,非此不能治。与木香同用,治雾露之清邪中于上焦;与白芷同作面脂,既治风,又治湿,亦各从其类也。"[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香薷的文献论述

    文献论述 中医传承: 1、《名医别录》:味辛,微温。主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菊花茶的名家论述

    1.《本草衍义补遗》:菊花,能补阴,须味甘者,若山野苦者勿用,大伤胃气。[详细]

    2016-11-05 08:59 分类:饮食常识

  • 鸡内金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肫是鸡之脾,乃消化水谷之所。其气通达大肠、膀胱二经。有热则泄痢遗溺,得微寒之气则热除,而泄痢遗溺自愈矣。烦因热而生,热去故烦自止也。今世又以之治诸疳疮多效。[详细]

    2016-11-06 13:03 分类:养生保健

  • 干漆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纲目》:今广、浙中出一种漆树,似小?而大,六月取汁漆物,黄泽如金,即《唐书》所谓黄漆者也。入药仍当用黑漆,广南漆作饴糖气,沾沾无力。凡人畏漆者,嚼蜀椒涂口鼻则可免。生漆疮者,杉木汤、紫苏汤、漆姑草汤、蟹汤浴之皆良。漆花,治小儿解颅、腹胀、交胫不行方中用之。......漆,性毒而杀虫,降而行血,所主诸证虽繁,其功只在二者而已。2.《本草经疏》:干漆,能杀虫...[详细]

    2016-11-06 13:03 分类:养生保健

  • 甘松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⑴甘松汤(《本草纲目》)治脚气:甘松、荷叶、蒿本格等分。煎汤外洗。方中甘松收湿拔毒,为君药。“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详细]

    2016-11-06 13:03 分类:养生保健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