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寄奴

  • 刘寄奴的鉴别方法

    鉴别方法 销用较广的刘寄奴主要有三类,其特征是: 1.南刘寄奴(奇蒿):茎圆柱形具肋,棕黄色,质硬脆、折断有髓;叶互生,边缘具锯齿;枝梢小花密集成穗状;瘦果圆柱形;气微香,味淡。[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刘寄奴的名典鉴别

    名典鉴别 1.唐·苏恭曰:“刘寄奴草生江南。叶似艾蒿,上有四棱,高二三尺以来,叶似山兰草,一茎直上有穗,叶互生,其子似稗而细。”[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刘寄奴的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 功用主治 性味归经:苦。温,归心、肝、脾经 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刘寄奴的常用选方

    常用选方 ①治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15克,煎酒服。(《卫生易简方》)[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刘寄奴的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1.对肝脏的作用阴行草(即北刘寄奴)浓缩煎液可使醋酸棉酚引起的大鼠高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明显下降;对麻醉犬和大鼠有明显利胆作用.刘寄奴总生物碱和总黄酮均能防治醋酸棉酚肝损害引起的大鼠高SGPT,是刘寄奴煎剂防治棉酚肝损害的有效成分.[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刘寄奴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刘寄奴草,其味苦,其气温,揉之有香气,故应兼辛。苦能降下,辛温通行,血得热则行,故能主破血下胀。然善走之性,又在血分,故多服则令人痢矣。昔人谓为金疮要药,又治产后余疾、下血止痛者,正以其行血迅速故也。”[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刘寄奴的出处

    出处 1、出自《唐本草》:刘寄奴,生江南,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兰草尖长,子似稗而细,一茎上有数穗,叶互生。[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刘寄奴的植物文化

    植物文化 名字来历 原来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第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寄奴一听,便大吼到:“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弃...[详细]

    2016-11-05 08:55 分类:饮食常识

  • 刘寄奴的功效与作用

    功用主治 性味归经:苦。温,归心、肝、脾经 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详细]

    2016-11-06 13:03 分类:养生保健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