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八字诀:润燥、补肺、养阴、多酸
润燥首选莲藕:莲藕的食用方法“生熟两相宜”。作为水果生吃的,味道甘甜、清凉入肺;和糯米、蜂蜜一起蒸,粉红透明,软糯清润,是秋令美味小菜;和排骨炖汤,健脾开胃、营养丰富,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滋补养生;[详细]
2016-11-05 08:42 分类:养生保健
立秋养生食谱
还有几天就立秋了,虽然白天仍然炎热,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早晚的温差会较大。自然万物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详细]
立秋养生有原则
立秋是什么意思呢?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立秋后会有什么样的气候变化呢?有这么三个气候特征: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盛夏酷暑时的热风;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详细]
立秋养生防暑热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一年中气温由升转降的转折期。不过,要是认为立秋后天气就立马彻底转凉的话,那就错了。气象学家介绍,今年立秋节气仍然处于中伏内,仍要警惕“秋老虎”发威,注意防暑降温。在饮食方面需注意增酸少辛、养肺护肝;在起居方面,因早晚温差大,要注意早晚防感冒、高温防中暑;在运动方面,注意不要做剧烈运动,可适度慢跑。[详细]
立秋后女性养生要注意哪些问题
立秋,标志着气温从春夏的热烈明快将要进入凉薄时候,气温降低,该屯食物的屯食物,改贴秋膘准备过冬的准备过冬。身体比较弱的女性同志就要注意养生了,立秋以后要注意这些疾病的发生哦。[详细]
立秋滋补原则
立秋时节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增酸。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肺属金,肝属木,五行之中金克木。如果食辛太多很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损伤肝脏。根据中医营养学的这一原则,立秋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详细]
中医教您立秋后养生吃什么
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此时可以通过食疗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立秋之后天气渐凉,丰收之际到来。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盛,万物状态由生长变为收藏,新陈代谢变缓。饮食养肺应多滋润的食物为主等,但要结合个人体质、肠胃功能酌量选用。白木耳有补肺润燥之功能,胡桃有补肾安神之效,秋季服用更有疗效。[详细]
2016-11-05 08:43 分类:养生保健
立秋运动健身养生
注意安全不损伤: 秋天气温下降,时常阴雨连绵。肌体在这种环境下会引起血管收缩,关节活动能力减弱,极易造成肌肉、关节、韧带的损伤。专家提醒,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长短和内容可以因人而异,一般应该做到身体微微有些发热比较好。运动的幅度、强度都要适当,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立秋如何养生
中医养生保健专家提醒,在秋天,大家在生活各方面应该有所讲究,立秋如何保健起居宜“早卧早起”,穿衣要“春捂秋冻”,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饮食和防护。[详细]
立秋养生要祛暑养肺护肝
8月7日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节气。立秋是秋天的开端,天气逐渐由夏入秋。但虽然立秋将至,此后气温还可能回升,甚至“秋老虎”也会虎视眈眈。如何在立秋时节养生健体呢?中医专家建议,立秋养生一方面要注意在饮食上及时调理膳食,宜祛暑滋阴,同时合理应对早晚温差,还要预防高温伤害,并加强保养立秋时节特别需要注意的肝肺。[详细]
立秋养生注意5点
立秋之时,养生要注意五点。 一是注意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立秋之时的“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详细]
立秋养生重点保养肝肺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间段,人们可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在此节气期间,雨水减少,空气的湿度变小,气候干燥。饮食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静心安神的食品为主。[详细]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