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5个原则
“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详细]
2016-10-24 21:30 分类:养生保健
立秋养生6件事 慎食秋瓜防坏肚
度过了暑热难挨的盛夏,时下已经进入秋天。从初秋到深秋,人们应该如何度过秋天?衣食起居等方面有哪些是需要多加关照和防范的地方?医生的忠告是不能当作耳旁风的,尤其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人。[详细]
2016-11-05 08:41 分类:养生保健
立秋后的美容护肤秘诀
外出时尽可能戴帽子、撑阳伞、戴太阳眼镜、穿长袖衣裤,以保护肌肤。每次晴天外出时,都应涂防晒品,而且应每隔2—3小时擦一次。而游泳时也应涂防晒品,并且还应使用防水且防晒指数较高的防晒品。[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立秋进补宜清淡
8月7日是今年的立秋节气,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非常重视这个节气。立秋昼夜温差大,经过一个炎热夏天的消耗,身体也会有些虚弱,抵抗力难免会下降。立秋多发感冒,发烧,咽喉炎,红眼病,过敏等疾病,大家该如何预防呢?立秋是否适合进补呢?[详细]
立秋养生如何防“秋老虎”
立秋后,很多地区仍然处于炎热之中,盛夏余热未消,因此素有“秋老虎”之称。立秋养生要注重养肺,立秋吃什么养生呢?一起来看看。[详细]
立秋养阴润燥 助你解秋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每到秋天就提不起劲来,特别是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一族,经常会提不起神来工作。那么,秋天为何会老觉得浑身疲乏呢?我们要如何养阴润燥解除秋乏呢?[详细]
立秋养生原则
立秋节气有什么养生规则?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夏秋之交,昼夜温差大,气温忽高忽低,往往是疾病多发的“多事之秋”。针对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饮食起居既要防暑,又要注意御寒。[详细]
立秋后的养生之道
立秋后,炎热的天气往往要延续到九月中下旬,天气才会真正凉快起来。立秋后,白天仍然炎热,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往往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早晚温差变大。自然万物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那么立秋后如何养生呢?养生保健专家为您介绍:[详细]
立秋饮食养生原则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立秋后,天气渐渐转凉,农谚有“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立秋一日,水冷三分”之说。立秋吃什么呢?[详细]
立秋养生攻略
时值立秋,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本文将为您介绍立秋时节的保健养生等内容。[详细]
立秋养生防燥6原则
秋季养生不可忽视,在享受凉爽天气的同时,也要做好养阴防燥的养生准备,为我们的健康打下基础,以防秋病来袭。秋季养生,中医提醒有6条养生原则,需要大家牢记。[详细]
立秋养生吃什么好?8种食物别错过了
立秋养生,饮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饮食不当,身体就会受到很大的损伤。中医常说“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在赤日炎炎之时仍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具体来说要注意摄入适当的补养之物,同时可多进搭配适当的汤水和[详细]
2019-08-10 07:04 分类:养生保健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