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的中药属性
中药属性 药名信息 黄连、川连、姜连、川黄连、姜黄连、姜川连、姜制黄连、萸连、萸黄连、炒黄连、吴萸黄连、酒连、酒黄连、酒饮连、猪胆汁炒黄连、盐炒黄连、黄连炭、姜汁炒川连、尾连等。[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黄连的中医应用
中医应用 黄连-药用部分 1、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证。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详细]
黄连的品种考证
品种考证 黄连-植物性状 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载:“黄连生巫阳(今重庆市巫山县)川谷及蜀郡(今四川省雅安境内)、太山。二月、八月采。”可见自古以来即以四川为主产地。《新修本草》载:“蜀道者粗大节平,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江东者节如连珠,疗痢大善。今澧州(今湖南澧县)者更胜。”《本草纲目》载:“今虽吴、蜀皆有,惟以雅州、眉州者为良。药物之...[详细]
黄连的鉴别方法
鉴别方法 1、味连: 黄连 药材多数聚集成簇,常常弯曲,形如鸡爪,习称“鸡爪连”,其单枝根茎长3-6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有须根及须根残基。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其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时中空。气微,味...[详细]
黄连的炮制作用
炮制作用 酒黄连能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如用于治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的黄连天花粉丸。姜黄连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并增强其止呕作用,以治胃热呕吐为主。如用于治湿热中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吴萸黄连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如用于治湿热郁滞肝胆,嘈杂吞酸;治积滞内阻,生湿蕴热,胸脘痞满,泄泻或下痢。[详细]
黄连的药用禁忌
药用禁忌 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慎服。[详细]
黄连的药方选录
药方选录 1、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疽疖疮痍及五般痔疾粪门肿痛或下鲜血:黄连(去须、芦)、黄芩(去芦)、大黄(煨)各十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如脏腑壅实加服丸数.小儿积热亦宜服之.(《局方》三黄丸)[详细]
黄连的相关传说
相关传说 重庆市石柱县盛产黄连,产量居世界的40%,居全国的60%。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等的根茎。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胃、大肠、肝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适用于肠胃湿热所致的腹泻,瘌疾,呕吐,热病之热盛火炽所致的壮热烦燥神昏谵语等。至今,在石柱县黄水坝都流传着一个石柱黄连的动人传说。[详细]
黄连的食疗营养
食疗营养 适合人群: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者,均慎服。 食疗作用: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质坚味厚,降而微升;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火热乙,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心火亢盛,胸膈热闷,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血热妄行,吐血,血块血;肝火目赤肿痛;胃热呕吐,消渴,牙龈肿痛;肠胃湿热,脘腹痞满,泄泻,痢疾;热毒疮疡,湿疹,烫伤。[详细]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等功效,在临床上也有多种用途,以下为大家具体介绍下,中药黄连的功效与作用。[详细]
2016-11-06 13:04 分类:养生保健
胡黄连的药理功效
药理功效 清热,凉血,燥湿。 治疳疾,惊痫,泻痢,劳热骨蒸,自汗,盗汗,吐血,衄血,火眼,痔瘘,疮疡。[详细]
胡黄连的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保肝、利胆作用 自胡黄连中提得的胡黄连甙Ⅱ,即香草酰醇(Vanilloylcatalpol),证明其对因四氯化碳所致肝脏中毒的小鼠有保肝作用,对大鼠有利胆作用。由胡黄连的石油醚提出物中分得罗布麻宁(Apocynirie),证明对家兔有利胆作用。从胡黄连的乙醇提出物中分离得的混合物胡黄连甙(Kutkin),给大鼠口服3-50mg/kg,可以剂量依赖性地防止硫代乙酰胶等3种化学物质所致大鼠的血清及...[详细]
早孕先兆流产
玻璃奶瓶怎么清洗
麦冬雪梨炖瘦肉怎么做
9大坏习惯 伤你的肾没商量
巧吃阿胶不上火 关键在配伍
生吃蔬菜(葱,香菜,色拉)注意寄生虫
扇贝粉丝 扇贝粉丝舌尖上的享受
七款美容靓汤 喝出水润红颜
如何做蛋炒饭 蛋炒饭的家常做法
脾胃虚弱不适合焦三仙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