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养生小常识
寒露养生小常识: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不宜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每天晚上可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详细]
2016-10-14 12:24 分类:养生保健
寒露养生方法大全
寒露养生方法大全 寒露如何养生 寒露养生方法——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说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时节,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详细]
寒露养生大全
寒露起居养生 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此时很多疾病的发生会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应警惕的是心脑血管病另外,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复发、肺炎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在这多事之秋的...[详细]
2016-09-04 23:10 分类:养生保健
寒露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1、预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因而皮肤水分蒸发快,故易造成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因此秋天预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则。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头经常舔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加重。[详细]
寒露养生常识大全
1.寒露简介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更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详细]
寒露养生保健常识大全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现在进入“晚秋”“深秋”阶段了。[详细]
2016-09-04 23:37 分类:养生保健
二十四节气——寒露养生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详细]
2016-09-05 00:05 分类:养生保健
寒露养生知识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详细]
2016-09-05 00:10 分类:养生保健
寒露养生:顺应气候全面调整
寒露养生食谱:大枣莲子银杏粥
大枣莲子银杏粥 原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详细]
寒露养生
寒露养生 2011年10月8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寒露”。进入寒露,天气逐渐转冷,阴阳之气开始转变。[详细]
2016-09-05 00:12 分类:养生保健
2017寒露出生的宝宝取名叫什么好 2017寒露出生的孩子名字大全
在日常生活中,寒露是很常见的一个节气,也是很特别的一个节气。在寒露的时候,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秋天。那么寒露出生的宝宝怎么取名呢?[详细]
2018-07-28 11:13 分类:季节养生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