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的膳食营养
膳食营养 营养概述 该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为鲜生地;根烘熔至八成干,并内部变黑,捏成团状,为生地黄。生地黄干燥块根呈不规则的团块或长圆形,中间膨大,长6至12厘米,直径3至6厘米,有的细小长条状而扭曲。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无臭,味微甜。以块大,...[详细]
2016-11-06 14:32 分类:养生保健
地黄的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1.降血糖:怀庆地黄的有效部分(R-BP-F)腹腔注射,对四氧嘧啶所致小鼠实验性糖尿病有降低血糖作用.[详细]
六味地黄丸不是万能补药
□周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一位朋友今年45岁,总觉得自己体质虚弱,尤其到了冬天,四肢和腰膝就会酸冷难耐,肠胃也不是很好。听别人说,六味地黄丸对男性各方面都很好,就连吃了两个月,病情却并未好转。事实上,门诊中像他一样把六味地黄丸当万能“补药”,但越吃越虚的人不在少数。[详细]
2016-09-28 11:11 分类:中医养生
参芪地黄汤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胡本先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 朱某某,男,39岁,发现蛋白尿一年,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现尿蛋白3+,血压150/90mmHg,主诉腰膝酸软,舌淡紫,苔白,脉弦。辨证属脾肾两虚,瘀血阻滞。治法:健脾益肾,活血祛瘀。处方:生黄芪40克,党参20克,熟地20克,牡丹皮15克,泽泻20克,茯苓20克,山茱萸20克,山药20克,薏苡仁20克,当归2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川芎15克,葛根20克,半枝莲2...[详细]
2016-09-28 11:12 分类:中医养生
男性中药补肾巧用地黄
在传统医药方剂中,提起滋阴补肾的中成药,有人马上就会想到六味地黄丸,因为很多人都用过或接触过它。而实际上,在补肾的地黄丸家族中,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的一员,它们一共有兄弟八个呢。[详细]
2016-09-28 11:24 分类:中医养生
女性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吗
女性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吗?实际上,六味地黄丸并非男性专用品!专家介绍六味地黄丸在治疗疾病和调理身体上并没有性别的针对性。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但同时也有调节五脏、阴阳、气血,平肝等作用,在使用上不分男女。[详细]
2016-09-28 11:25 分类:中医养生
地黄蒸白鸭
原料:白鸭1只,生地黄100克,山药200克,橘皮20克,葱末、姜末、胡椒粉、黄酒、清汤、盐各适量。[详细]
2016-09-28 13:22 分类:营养饮食
高血压能吃生地黄吗
说到高血压,大家都熟悉这个疾病。但是说到高血压的症状,很多人只是会说可能身体的各种不适,然后去量血压然后血压过高,应该是患上高血压了。但实际上,除了量血压外,高血压是有一些临床表现的,也是可以提前发现疾病,及时的接受控制,这样才能避免遭受很大的危害。[详细]
2016-09-28 15:00 分类:营养饮食
皮肤过敏能吃生地黄吗
皮肤过敏的病人也是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如果不注意饮食的话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症状的加重,那么皮肤过敏的病人如何注意好吃这一方面呢,皮肤过敏的患者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以乱吃的,但是皮肤过敏的患者可以吃一些中药来起到治疗和预防的功效和作用。[详细]
2016-09-28 15:01 分类:营养饮食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熟地黄是一种挺常用的中药,大家可能没有留意,很多的中成药的成分里都有熟地黄。地黄分为熟地黄和生地黄,生地黄经过特殊的工艺炮制就成熟地黄。地黄是玄参科植物,根入药,一般株高在十到三十厘米,是一种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很广,很多地方都有。[详细]
2016-09-28 15:15 分类:营养饮食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药的种类比较多,在对中药选择上,也是需要对中药进行很好的了解,这样在使用的时候,都知道该如何进行,那不同中药对疾病治疗,也是有着不一样的,所以中药使用的时候,不能随意的进行,那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都有什么呢,这类药物功效和作用也是比较广泛。[详细]
2016-09-28 15:18 分类:营养饮食
孕妇能吃生地黄吗
女性在怀孕的时候食物的选择很关键,不同食物对人体的帮助不同,因此女性怀孕的时候错误的食物选择,对身体的损害是很大的,同时对胎儿的发育也是会有影响,孕妇对一些辛辣、凉的食物要少吃,这些食物很容易引发女性一些疾病出现,那孕妇能吃生地黄吗?[详细]
2016-09-28 16:06 分类:营养饮食
早孕先兆流产
玻璃奶瓶怎么清洗
麦冬雪梨炖瘦肉怎么做
9大坏习惯 伤你的肾没商量
巧吃阿胶不上火 关键在配伍
生吃蔬菜(葱,香菜,色拉)注意寄生虫
扇贝粉丝 扇贝粉丝舌尖上的享受
七款美容靓汤 喝出水润红颜
如何做蛋炒饭 蛋炒饭的家常做法
脾胃虚弱不适合焦三仙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