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养生简介
节气养生 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详细]
2016-09-04 23:55 分类:养生保健
冬季养生御寒保暖4大窍门
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爱美的女性千万不要错过哦!下面就为您推荐4个冬季养生的小诀窍,让你在寒冷的冬天提高提升严冬抵抗力。[详细]
2016-09-05 00:02 分类:养生保健
大寒节气怎样养生
中医讲究天、地、人三因制宜,就是要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适当调整。二十四节气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年之中气候的变化和节气密切相关,大寒时节虽然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但却是一年“运”、“气”循环变化的开始,做好大寒节的养生是非常重要的。[详细]
2016-09-05 00:08 分类:养生保健
大寒之前 喝粥也养生
山药羊肉汤:羊肉500克,淮山药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20克,精盐3克。将羊肉剔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放入沸水砂锅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药用清水润透后,切成2厘米厚的片,把羊肉、淮山药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放凉。将羊肉切成片,倒入碗内...[详细]
大寒时节 温补养生最重要
早睡晚起 所谓“养阴”,其实指的是阳气收藏。中医认为,从秋天起就最好早睡早起,而到了寒冬,则应该早睡晚起。此外,还得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才能顺应自然界阳气收藏、潜藏的特点。[详细]
大寒的养生5法
二十四节气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年之中物候的变化都与节气密切相关。中医讲究天、地、人三因制宜,其中一方面,就是要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适当调整。大寒节虽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但却是一年“运”、“气”循环变化的开始,做好大寒节的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详细]
大寒节气养生4个不花钱补肾的方法
大寒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的寒冷节气,而大寒因为临近春天,所以一般天气不会像小寒那样寒冷,但是仍然处于寒冷时期,因此要注意保暖,而冬季养生重养肾,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气,生命之源,只有肾气充盈,才能精力充沛,身强体健,否则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侵袭,因此冬季对于肾的保养十分重要,那么大寒时节如何养肾呢?中医推荐四个不花钱养肾方法。[详细]
大寒中医调护养生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令,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可见其冷的程度。大寒之后气温开始回升。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也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与其它节气不同的是,大寒中有很多重要的节日,如腊八、小年、除夕、春节等。[详细]
大寒时节话养生
早睡晚起增添衣物防寒防风 中医指出,“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也就是说,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藏”的特性,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养精蓄锐。此外,俗话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在“大寒”时节要注意防风防寒。衣着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比如:在出门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添加外套,并戴上口罩、帽子和围巾等。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详细]
大寒时节五行养生法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这就是说到大寒节气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详细]
大寒时节最佳养生食谱
大寒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话,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所以,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工作,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详细]
大寒节气的养生食谱
大寒节气的养生,要着眼于“藏”。人们在此期间要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冬三月人体阳气蛰伏,此时晚睡晚起,避免急躁发怒,不要轻易扰动阳气。[详细]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