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

  • 处暑养生常识大全(16条)

     1、益肾养肝多吃咸 处暑节气,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此时饮食调养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饮食上宜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等。[详细]

    2016-09-04 23:12 分类:养生保健

  • 处暑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多睡一小时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详细]

    2016-09-04 23:12 分类:养生保健

  • 处暑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每年的处暑之时,人们的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详细]

    2016-09-04 23:40 分类:养生保健

  • 处暑养生饮食注意事项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详细]

    2016-09-04 23:40 分类:养生保健

  • 处暑养生二三事

      “处”为止,处暑即暑期已告结束。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今年的处暑之时,人们的养生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详细]

    2016-09-04 23:40 分类:养生保健

  • 处暑养生的七个注意事项

     一、多睡一小时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详细]

    2016-09-04 23:40 分类:养生保健

  • 处暑养生的保健重点

     暑热的天气逐渐转凉,在古人看来,炎热的夏天正离我们慢慢远去。不过,不少南方城市的炎热仍不亚于暑夏之季,这就是民间常说的“秋老虎”。因此,处暑过后的天气多变,预防秋燥是这个时节的保健重点。[详细]

    2016-09-04 23:40 分类:养生保健

  • 老中医推荐的处暑养生方法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暑的意思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即将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那么2014处暑如何养生呢?[详细]

    2016-09-04 23:39 分类:养生保健

  • 处暑养生吃什么菜好

     处暑健康养生菜·百合莲子汤 配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详细]

    2016-09-04 23:39 分类:养生保健

  • 处暑养生小常识

     二十四节气处暑养生需要多喝菊花山楂茶,此茶健脾消食,清热,符合秋日增酸的养生,还在多吃一些大枣、赤豆、莲子、黑豆等食物,以消除身内温邪。[详细]

    2016-09-04 23:39 分类:养生保健

  • 处暑养生要注意些什么

     处暑(公历8月23日,农历六月三十)已过,日夜温差将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养生专家指出,处暑时节后的养生重点是预防“秋燥”。“秋燥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免发展为疾病。但同时专家也提醒,处暑后本市天气依然闷热,防暑祛湿仍然很重要。[详细]

    2016-09-04 23:40 分类:养生保健

  • 处暑养生七个注意事项

    一、多睡一小时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详细]

    2016-09-05 00:05 分类:养生保健

相关推荐

    相关排行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