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

  • 穿山甲的炮制

    炮制炮山甲:取拣净的穿山甲片,分开大小,另将砂子置锅内炒至轻松,加入穿山甲片,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醋山甲:用上法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筛去砂子,立即将炮山甲片倒入醋盆内,搅拌略浸,捞出,用水漂洗,晒干。(每穿山甲片100厅,用醋50斤)1.《滇南本草》:土炒,炮用。2.《纲目》:方用或炮,或烧,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土炒,蛤粉炒,当各随本方,...[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穿山甲的鉴别

    鉴别理化鉴别,取炮制后的穿山甲片5克,研碎,加95%乙醇50ml浸泡过夜,过滤得乙醇提取液。取上述乙醇提取液5ml蒸干,用氯仿1ml溶解,沿管壁滴加浓硫酸,则上层呈淡蓝色,中间有一棕色环,下层黄棕色,紫外光灯下可见绿色荧光。取上述醇提取液1ml加茚三酮试剂水浴加热10min,呈紫色,取炮制后的穿山甲片2g,研碎,用稀盐酸浸泡过夜,过滤,得酸水提取液加硅钨酸试剂,则可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穿山甲附方

    附方 1.治痈疽无头:穿山甲、猪牙皂角(去皮、弦)各一两。共炙焦黄,为末。每用一钱,热酒调下。其疮破,以冬瓜藤为末敷,疮干即水调敷之。诸疖疮皆可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穿山甲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纲目》:穿山甲,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盖此物能窜经络达于病所故也。谚曰: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亦言其迅速也。李仲南言其性专行散,中病即止,不可过服。又按《德生堂经验方》云:凡风湿冷痹之证,因水湿所致,浑身上下,强直不能屈伸,痛不可忍者,于五积散加穿山甲七片,炮熟,同全蝎炒十一个,葱、姜同水煎,入无灰酒一匙,热服取汗,...[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穿山甲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用于止血。将穿山甲洗净晒干,用植物油炸成黄色(不宜过火),经日晒或自然挥发除去油质,研成细末(越细越干燥效果越好),分装于瓶内,高压灭菌,再入烤箱内干燥即成。用时将出血处沾干,迅速把止血粉均匀地撒在出血部位上(包括动脉出血),轻轻加压包扎。一般能在1-5分钟内完全止血。需缝合的伤口,把多余的止血粉用消毒盐水轻轻冲出后即可缝合(经动物实验证明,穿山甲粉缝于组织内...[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穿山甲的历史记载

    历史记载 穿山甲的鳞甲为临床常用中药,历代本草就有记载。如《别录》:“主五邪惊啼悲伤,……疗蚁瘘。”《药性论》:“治山瘴疾,治小儿惊邪……痔瘘恶疮疥癣。”《日华子本草》:“治小儿惊邪,痔漏、恶疮、疥癣。”《滇南本草》:“治疥癞痈毒,破气行血,胸膈鼓胀逆气,治膀胱疝气疼痛。”《本草纲目》:“除痰疾寒热,疯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穿山甲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穿山甲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成体身长50~100厘米,尾长10~30厘米。体重1.5~3公斤。不同个体体重和身长差异极大。头呈圆锥状,眼小,吻尖。舌长,无齿。耳不发达。足具5趾,并有强爪;前足爪长,尤以中间第3爪特长,后足爪较短小。全身鳞甲如瓦状。自额顶部至背、四肢外侧、尾背腹面都有。鳞甲从背脊中央向两侧排列,呈纵列状。鳞片呈黑褐...[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穿山甲的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 穿山甲是胎生动物,其发情交配时间以4~5月为主,发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后便分开,分娩期为12月至翌年1月。妊娠期5~6个月左右,雄性穿山甲发情持续时间较长,雄性发情期一直发情,不呈现周期性;雌性发情期有2~5个发情周期,发情周期12~25天。雌性受孕后不再发情。雄性发情期到处寻找雌性,发情交配期雌雄同居,交配后分开。穿山甲每年1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2年时间可产3胎。...[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穿山甲的功效与作用

    1)用于血滞经闭,症瘕结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症。穿山甲善于走窜,性专行散,能活血散瘀、[详细]

    2016-11-06 13:04 分类:养生保健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