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那么,霜降进补要注意什么呢?
霜降之后进补别盲目
1、忌过多进食温热之品
燥是秋季的主气,燥令伤肺,自霜降以后,秋燥渐去,冬寒渐至,此时饮食养生可根据个人体质的寒热不同,适当进食温热之品以防寒,但亦不可过早过多地进补温燥之品,需要温燥与凉润相结合。中医强调“秋冬养阴”,秋冬季节的天地阳气以收敛、潜藏为主,养生要顺应敛藏之性。如果过于温燥,温燥升散则会影响人体阳气的潜藏,甚者会导致“冬不藏精,春必温病”。
2、忌过量进补
所谓说秋冬进补,生猛过老虎。所以很多家庭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大补特补起来,几乎每天都有一例炖汤。
可是,密集地进补会使肠胃负担过大从而造成不适。坚持才能出效果,一周两次为宜。
3、进补品种宜多样化
进补的品种尽可能多样化,不要总是单一地炖某类汤品或者吃某种食物,要考虑营养的均衡。
4、以淡补为主
霜降之时,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玉蜀黍、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都不错。
5、不同体质进补不同
民间素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但这说的并不是大补特补,而是顺应秋季环境和人体特性的平补。厦门长青中医医疗机构负责人、资深中医师张伟介绍,进补首先要看个人体质。总体来说,秋令气候干燥,最易伤肺。市民可多食滋阴润燥之品,如麦冬、西洋参、鲜地黄、枸杞等。年老体弱者以补气补血为主,可以吃些鸡、鱼、肉、蛋等,也可以加人参、红枣、芡实、山药等做成药膳食用。
而阴虚的人就不适合吃太多温补类食物,应以补脾胃为主,建议多吃些梨、苹果、杨桃、百合、芝麻、核桃等。脾胃虚寒的人不要吃蛤士蟆、木耳,可适当吃一点黄芪、党参。长期熬夜、阴虚的人可以在炖水鸭母时放几粒石斛下去,有滋阴养胃、养肝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