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在8月23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处暑的“处”字,意为躲藏、终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意思是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庄稼以及成熟。
处暑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许多因素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身体健康,且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所以秋季亦应特别重视养生。
1、调节作息化解“秋乏”
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赖床不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
正因为如此,大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并保证早睡早起。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建议晚上22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即可。当然,如果能再早一点入睡,就更好。
2、滋阴润燥少辛辣
中医认为秋天对应的脏腑是肺,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烧烤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雪梨、山楂、番茄、乌梅等。初秋进补,强调“补而不峻”,可食用一些润而不腻之品,如胡萝卜、冬瓜、茭白、南瓜、藕、百合、山药、白扁豆、平菇、柿子、柑橘、芡实、莲子、桂圆、花生、栗子、黑芝麻、核桃、红枣、梨、黄鳝等。
3、处暑后防晒不可忘
处暑后太阳的紫外线辐射指数较大,这个时候公众不要因为天凉快了就忽视防晒,千万不要被“秋老虎”伤了皮肤。
在户外时间长了,肌肤容易出现红肿、刺痛、水泡、脱皮等现象,这是遭受阳光毒晒而留下的纪念品。肌肤晒伤要赶快实施抢救,首先不再增加皮肤过度负担,以舒缓、镇定发红发热的皮肤为先,再使用温和、无刺激的保养品,才能加速细胞修护、再生,缓和皮肤晒伤的症状。
4、情绪平稳忌恼怒
从五行的对应来看,秋季与悲忧的情志相对应。这是因为初秋时节,大自然逐渐出现了肃杀的景象,人容易产生悲忧的情绪,此时应调整好心情,注重收敛神气、宁神定志,可以参加一些郊游或者登山等活动,登高望远,有助于缓解悲忧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