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真正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秋老虎”即将退场,而“秋燥”即将登场。我们应该做好应对“秋燥”的准备。
防秋燥做好这几点很重要!
1、多喝水
每天要多喝白开水,尤其是25℃左右的凉白开,可稀释血液,畅通血流,加快新陈代谢,促使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泄,维护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并能保持咽喉、气管与肺脏的正常湿润度,抵御燥邪侵袭,还能稀释患者气管内的黏稠分泌物,使痰液咳出。
2、不吃辛辣食品
秋燥时节,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看来,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视,这是很有道理的。
3、别盲目贴秋膘
夏季人们吃的冷饮比较多,脾胃功能多有减弱,如果随意进补,会加重脾胃的负担,早晨消化功能紊乱。尤其是脾胃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不适合贴秋膘,宜滋阴润肺为主。
4、做些平缓的运动
在保证充足的睡眠后, 增强身体素质也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特别是可以保证机体顺利地从夏热过度到秋凉以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
可以做一些 轻松平缓、活动量小的运动。这样既不会因出汗多损耗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
5、饮食防燥
秋燥主要靠预防,平时宜多 喝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蜂蜜、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
百合补金气、润肺气,定魂魄,秋天容易情绪低落,“悲秋”之人可通过固金气,让精神内守。马蹄养阴润燥效果特好,被称为“地下雪梨”,秋燥嗓子干、喝水不解渴,吃几颗热气立消,得到滋润。绿豆可和诸食材一起温和清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