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现在各大饮料公司都瞄准了无糖这个热点,笼络了大批夏天想喝饮料又怕发胖的年轻群体。但是,这个快乐总是让人感觉不真实,无糖饮料真的是又爽又健康么?
无糖饮料真“无糖”?
我们通常说的糖就是指白砂糖、蔗糖、葡萄糖、砂糖等。
代糖能代替普通糖,使得本来索然无味的食品变得甜甜的,更好吃。
打个通俗的比方,糖是真身,而代糖就是ta的替身了。
代糖,不还是有个糖字吗?还口口声声说“无糖”!
你还别说,代糖不是我们我们常说的普通糖。
它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甜味剂添加在食物中,在配料表中是标注了的,所以商家这么标其实是没错的。
无糖饮料中添加的人工“代糖”有哪些?
1、蔗糖素(三氯蔗糖):人工甜味剂
特点:蔗糖素属非营养型强力甜味剂,在人体内不参与代谢,不被人体吸收,热量值为零,可供肥胖、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患者食用。另外,三氯蔗糖不会引起龋齿,故可应用于各种保健糖果中。但三氯蔗糖会消灭体内肠道的有益细菌,还可能阻碍身体对一些药物的吸收。
2、甜菊糖苷:天然甜味剂
特点:是天然低热量甜味剂,热值仅为蔗糖的1/300,摄入人体后不被吸收,不产生热量,是糖尿病和肥胖病患者适用的甜味剂。耐高温,不发酵,受热不焦化,碱性条件下分解,有吸湿性,有清凉甜味,浓度高时带有轻微的苦涩味。
3、阿斯巴甜:人工甜味剂
特点:人体摄入后在体内转化成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口感接近蔗糖,无不愉快后味,不耐热。对血糖值没有影响,也不会造成龋齿。但由于阿斯巴甜转化成苯丙氨酸,故不能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
4、安赛蜜:人工甜味剂
特点:没有营养,口感好,无热量,具有在人体内不代谢、不吸收,对热和酸稳定性好等特点。经常食用合成甜味剂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延伸阅读:无糖饮料未必健康
美国耶希瓦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常喝无糖饮料的绝经女性中风风险较高。
所谓无糖饮料,是以人工甜味剂代替蔗糖的饮料。研究人员对8.17万名中老年女性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评估,要求她们报告先前三个月饮用无糖饮料的数量。计入年龄、高血压、吸烟等中风风险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与平均每周饮用无糖饮料少于一次或完全不喝的女性相比,每天饮用两三瓶无糖饮料的女性中风风险高23%,脑血栓引起缺血性中风风险高31%,罹患心脏病风险高29%,全因死亡风险高16%。该研究结果由最新一期美国心脏病协会期刊《中风》刊载。
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称,不少人,尤其是一些超重或肥胖者,认为饮用无糖饮料可降低饮食热量,不过“我们的研究和其他一些观察性研究显示,人工甜味剂饮料并非无害,多喝关联中风和心脏病风险增加”。由于这项研究仅限于绝经女性,结果或许不能推广至年轻女性或男性。另外,这项研究仅显示多喝无糖饮料与中风风险增加有关联,不能证明两者是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