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般习惯于冬令进补,其实夏季也是需要进补的。夏天,昼长夜短,睡眠(睡眠食品)、休息时间相对减少,再加上天气炎热,出汗多,营养物质也随汗液排泄,体力消耗比其它季节要大,而同时消化(消化食品)功能大多有所降低,进食减少。所以,许多人到了夏天就会瘦一些,而体质也会有所下降,出现“无病三分虚”的现象。可见,夏令进补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平时体质较差、营养不良、大病初愈、年老体弱的人,更应适当进补,以增强体力,提高抗病能力。
夏季进补三原则
一是清心去暑、清热解毒。
按中医理论,“夏”对应“五行”中的“火”,“夏”在五脏中属“心”,因此夏季应注意对心脏的保护。夏季极易伤津耗气,气随津脱,从而导致气津两虚,再加上夏季气温炎热,所以容易导致气虚中暑,故在夏季宜清心祛暑。饮食上宜吃一些性凉、性寒而味苦的食物,这类食物有大麦、小麦、绿豆、百合、白糖、黄瓜、菠菜、白菜、豆芽菜、芹菜、水萝卜、竹笋、茄子、荸荠、兔肉、鸭肉、羊肝、牛乳、鸡蛋及新鲜水果等,以达到清热解暑、健脾利湿作用。但需要提醒的是,夏季吃寒凉食物要有度,量不要太过,过量会损伤人体脾胃。
二是清热利湿、健脾养胃。
夏季湿气重,常会影响人体的脾胃功能,导致人们食欲减退,因此应选择具有化湿作用的清淡食物,并且多吃一些汤、羹、汁及松软易消化的食物。脾虚的人应选食有健脾化湿、性质平和、补而不腻的食品。常用的有赤豆、薏米仁等,将其煮烂,加糖服食,是良好的滋补食品。并可常饮冬瓜汤、百合汤、红枣汤、绿豆汤等,以解暑止渴、生津凉血。不宜吃辛辣、辛热及过于油腻的温热食品。煎、炸食物少吃,更不宜吃狗肉等湿热厚重之味。
三是益气养阴、清热生津。
夏季气候炎热,出汗多,体力消耗比其他季节大,又加上日长夜短,睡眠不足等原因,一般人到了夏天,体质都有所下降。因此,人们在夏天,常常是“无病三分虚”。而生各种暑病的人,大都是阴分不足,体质较差,或营养不良,劳累过度。这一类人对暑热的抵抗力差,难于适应炎热的气候,所以说“虚为夏病之本”。因此,人们在夏季可以选用西洋参、石斛、麦冬等益气生津的药物适当进补,也可配上夏季常用的兔肉、鸭子、菊花、金银花、绿豆、莲子、薏仁等,以调补正气,改善体质。而滋腻温热的滋补品如鹿茸、红参、附子、首乌、熟地等反而会“火上加油”。
夏天进补的食谱
1、清蒸鲫鱼
材料:鲫鱼1条约500克,笋片50克,熟火腿4片,水发冬菇4个,料酒5毫升,盐适量,葱结1个,姜片2片,熟猪油10克。
做法:将鲜鲫鱼去鳞、开膛,取出内脏,在鱼的两面用刀斜切,但不能伤骨,涂酒后平置于盆中。在鱼上撒盐,依次放上冬话、等片,最上面放火腿片,再放葱、姜、熟猪油和高汤,上蒸笼急火蒸15分钟左右,去葱姜即成。
2、砂仁鲫鱼汤
材料:砂仁3克,鲫鱼150克,生姜、葱、食盐各适量。
做法:鲫鱼去鳞、鳃及内脏后洗净,将砂仁纳入鱼腹中,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放入生姜、葱、食盐即可。
3、红参蒸鲫鱼
材料:活鲫鱼25O克,红参12克,火腿25克,虾仁15克,鸡汤、味精、姜、葱、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将卿鱼去鳞及内脏后洗净,放入沸水中氽一下。虾仁、红参用温水洗一下。火腿洗净切片。将鲫鱼、红参、火腿片、虾仁放入汤锅中,加拍破的姜、葱,倒入鸡汤,加少许盐,盖好,上笼蒸熟即可。食时拣去姜、葱,加味精、胡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