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而且大多数人咳嗽都是由于呼吸系统方面出了问题,而导致的在治疗咳嗽的时候,我们可以吃一些能够止咳的药物,也可以吃一些能够止咳的食物,因为咳嗽严重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引起肺结核是非常危险的,那么咳嗽时候针灸哪里最管用呢?
1咳嗽针灸效果好吗
针灸对咳嗽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咳嗽,中医可为独立性疾病,亦可为呼吸系统疾病伴随的主要症状之一,病机不外乎肺脏之宣肃失常,肺气上逆所致,治宜请肃肺气。针灸选用肺俞,大椎,尺泽等穴位,可通彻肺气,疏散病邪,宽中理气,通调气机,降气镇咳。
2咳嗽针灸常用穴位
肺俞
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刺法: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双侧肺俞穴,挤压出血,并在此穴拔罐8-10分钟,使穴位1次出血量约2毫升,其他穴位用32号1寸在针直刺,使针感向上传导,留针30分钟,以上方法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咳甚者每日1次,一般治疗不超过2个疗程。
作用:肺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背部腧穴,主一身之表,又为本脏之气所注之地,故在治疗中取肺俞施以刺血拔罐共奏疏通卫气,温通肺络之功,以达宣肺止咳化痰之效。
天突穴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刺法:患者坐位,行针时不能咳嗽,咳痰,吞咽,用长40毫米亳针,以指切法将食管,气管推移后加压针体,顺胸骨柄后缘刺入1寸,然后行刮柄法,使患者感到局部发胀,发热,并向胸背部放射为度,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作用:天突在《素问·气府论》中已有记载:“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此处行针,可使针感沿任脉循行扩散,上可至鼻窍,下可至胸膈,此处,经部乃人体“交通要道”,与全身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发生联系。采用针刺天突的疗法,可能暂时阻断局部收尾神经的传递冲动,减弱神经系统对呼吸道粘膜受刺激的兴奋性,从而使呼吸道痉挛性紧张度下降。
鱼际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刺法:患者取坐位,取两侧鱼际穴,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留针30分钟,每15分钟行提插,捻转手法1次,待产生较强烈的针感后停止,行手法时嘱患者坐深吸气,共行手法2次。
作用:鱼际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鱼际穴属五腧穴之一,为手太阴肺经经穴,有“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说,另鱼际穴在五腧之中为荥穴,为经气流动之处,如水流始于源泉之后,似小溪而流,取其清肃肺气使肺气得宜,咳嗽得愈。
3咳嗽针灸辩证施治
风热咳嗽
证候:咳嗽,痰稠色黄,身热头痛,口干咽痛,或恶寒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透表清热,宣肺止咳。
处方:身柱八阵,神道八阵,大椎八阵,河车路;大椎至命门段;合谷,曲池,列缺。
针灸手法:杵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方义: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故取身柱八阵,大椎八阵,神道八阵以疏风清热解表,并疏通河车路加强疏表宣肺之功;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故取合谷,曲池,列缺宣肺解表,诸穴配合,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则表邪解而咳嗽止。
加减:咽喉肿痛者,加少商,尺泽点刺,以清咽泄热,疏风解毒。
风寒咳嗽
证候: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发热,喉痒,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处方:身柱八阵,神道八阵,大椎八阵;河车路;大椎至名门段;风池,合谷,列缺。
针灸手法:杵针平补平泻,并可配合灸法。
方义:同风热咳嗽。
加减:头痛甚者,加太阳,头维以疏风散寒止痛。
痰湿犯肺型咳嗽
证候:咳嗽,痰稠量多,胸脘痞闷,胃纳减少,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化湿,调理肺气。
处方:身柱八阵,至阳八阵,中枢八阵,太渊,太白,丰隆。
针灸手法:杵针用平补平泻法,可配合灸法。
方义:“脾胃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取肺经原穴太渊,配身柱八阵,至阳八阵,中枢八阵以健脾化湿,补益肺气,又阳明胃经之络穴丰隆善化痰湿,配太白健脾,如此脾运得健,痰浊得化,肺脏得安,则咳嗽自止。
加减:咳嗽兼喘者,加定喘穴;胸腕痰多痞闷者,加足三里,内关等穴。
肝火灼肺型咳嗽
证候:咳嗽,痰少而黏,气逆作咳,胸胁引痛,目赤面红,咽干口苦,舌质红,苔黄少
津,脉弦数。
治法:泻肝清肺。
针灸手法:杵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方义:太冲为肝经之原穴,配至阳八阵,有清肝泻火之功,肺经之井穴经渠配以身柱八阵,有清肺化痰之功,再配以河车路以疏肝理气,气顺则火清,火清则痰化,肺气调而咳止。
加减:咳逆咯血者,加孔最;咽喉干养者,加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