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艳阳高照、草长莺飞是个郁郁葱葱的美好时节,立夏不像夏至日那么炎热。北方微风习习丝丝凉爽扣人心。立夏养生主要是老人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同时,立夏宜养心当先。具体立夏如何养生?
1、饮食宜清淡忌油腻
中医认为“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如果此时人们还多吃些油腻,或是易上火的食物,就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而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2、“静养”消除烦躁不安
立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重视“静养”。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使人们心火过旺所致。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还可多做静一些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
“立夏”代表天气转暖温度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同时雨水增多。专家称,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学会养“心”。特别是老年人,每年夏天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所以专家建议老年人应该保持精神安静、笑口常开、自我调节、制怒平和。
3、预防心脑血管及肠胃疾病
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立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至20℃,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季节。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高,湿度大,细菌容易繁殖,饮食要卫生,少吃隔夜饭菜,碗筷要干净,以免染上肠炎、痢疾,体虚的人要注意少吃生冷。气温明显升高会诱发手足口病、急性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和胃肠消化疾病等疾病开始侵害人们的健康。同时,立夏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频繁时期,特别是老年人,初夏之时,老年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人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
4、起居晚睡早起,避免贪凉
气候逐渐炎热,但是北方天气仍然不够稳定,还会出现阴晴交替、冷暖变化的情况。所以必须注意随时增减衣服。虽说夏季到来了,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另外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在工作场合中,应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尽量不用空调或适当调高温度。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立夏常见养生误区
①多喝啤酒能解暑
炎炎夏季,喝一杯啤酒最好不过了。啤酒可以喝,但不能贪杯。因为酒喝多了,会全身发热,最后只会出现加重口渴和出汗的状况。
②晨练越早越好
晨练是一件好事,但什么时候晨练最合适呢?很多人以为越早越好,但实际上,天亮之前,空气并不清新,这时候是不利于健身的。
在夏季的早晨6点之前,空气中的污染物是最不容易扩散的,而且还是一天中空气受污染的高峰期。在日出之前,绿色植物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空气中缺氧,容易让晨练的人感冒。
③空调应保持恒温状态
很多人在使用空调的时候,都习惯把温度固定在一个值上。
其实,如果能够不断调节居室温度,那么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处于“紧张状态”,有利于提高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患上感冒或者其他居室病症的几率。 当然,调节温度的时候,温度变化幅度最好在3摄氏度~5摄氏度之间,温度尽量不要调得太突然。
④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
这个观念其实是不对的,实际上,镜片颜色越深,反而越容易给眼睛带来伤害。所以,大家出门尽量配戴灰色或者绿色的眼镜。
立夏节气到 美味水果吃不停: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