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开始,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宣布每年的10月13日作为“世界血栓日”,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血栓,也更加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远离疾病。
每年的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
“血栓、栓塞、纤维蛋白原”的命名人德国的Rudolf Virchow教授于1856年提出血栓形成三大要素: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成分异常。该理论至今仍被认可。 2014年3月,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宣布将Rudolf Virchow生日(10月13日)作为“世界血栓日”,以纪念他首先提出“血栓形成”理论;并且通过这一活动提高公众对血栓性疾病的认知,促进血栓性疾病的规范诊治。 2015年10月13日,是全球第二个“世界血栓日”。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响应ISTH的号召,将在这一天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
2015的主题:工作生活动起来
2016的主题:栓不住动起来
2016年10月13日,由拜耳公司携手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开展的主题为“栓不住动起来”的世界血栓日宣传活动在京举办,共同呼吁关注职场中久坐不动人群的血栓风险,尤其是“静脉血栓栓塞”这个不为公众熟悉的疾病领域,提醒职场人士了解包括久坐不动、血液高凝状态和外伤等在内的多项静脉血栓危险因素,提醒白领们每坐90分钟就起身活动,降低潜在的静脉血栓风险。
洋葱中含有前列腺素A,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量、预防血栓形成。洋葱中还含有一种成分叫槲皮酮,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纤溶系统功能,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豆豉是由黄豆或黑豆蒸熟后,放进陶瓷罐内发酵制成,富含多种营养素,能够改善胃肠道菌群。豆豉不仅能助消化,还能降低血压和提高肝脏解毒功能。还有研究发现,常吃豆豉可以预防脑血栓,因为其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酶,对改善大脑的血流量和防治老年性痴呆有一定作用。
富含维生素和果胶物质。草莓除了有防治坏血病外,还有防治脑梗塞、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溢血、高血压的作用。
科学家发现,每天吃140克大马哈鱼或沙丁鱼可使血中纤维蛋白原下降16%,进食185克罐装金枪鱼具有与阿司匹林同等抗血栓作用,且在吃鱼后仅4小时就开始发挥其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生姜中含有姜烯酚、姜烯酮,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凝集,预防心脏血管梗死和脑梗死,具有超过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故有血液清道夫之称。实验证明,进食牛排、奶酪和奶油等食物,能促进血小板凝集,加速血栓形成。如果同时吃一些生姜末或姜粉,血液就会保持良好状态,不易出现血栓。
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增强红细胞弹性,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经常饮茶可以软化动脉血管。
含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显降脂作用,是主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良药。
黑木耳中含有氨基酸、甾醇类、乌苷酸、谷氨酸、矿物质及维生素,还含有肾上腺素等多种抗血栓物质,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力,从而预防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