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在九月份的时候,天气渐渐变凉快,但是,水温还是不低,大部分鱼儿还是会呆在浅水区,因而,九月份钓浅水为主,钓深水为辅。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事实证明,秋天的气温、水温仍然不低,并有“秋老虎”的称谓。所谓“秋老虎”,顾名思义,不言而喻,即酷暑、炎热、高温。秋高气爽,只是显露在早、晚 的凉意。从立秋至立冬,整个秋天的气温在26~8℃,水温也很适宜鱼儿在浅水里生存,鱼游向较深的水位也是暂时的、短促的。即仲、晚秋的早、晚水较凉时, 鱼会待在深水处,其余时间它们还是在浅水区活动。
鱼儿所以恋恋不舍浅水,是因为浅水近岸温度较高,氧气充足,水草丰富,藻类、浮游生物、小虾、蚯蚓活跃;秋收,自然落地的高粱、谷子、黍子、大豆、豇 豆、绿豆、豌豆等杂粮子粒及菜叶、草种子,甚至地瓜小根茎,都很容易被秋雨冲流进近岸浅水域,变成鱼儿的佳饵美餐。所以,浅滩近岸,是鲫鱼、鲤鱼、鲢鱼、 草鱼、鲇鱼、鳅鱼等休息、聚集、嬉戏、觅食的最好场所,只要6℃以上,各种淡水鱼,不会轻易离开浅水区域。
所以,秋季以钓浅水为主,钓深水为辅,钓浅水钓深水相结合,灵活机动,抓住秋季有利时机,大显身手,鱼获丰收。
钓点水位深浅的选择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就手竿垂钓而言,无论是初秋、仲秋还是深秋,以平均的水深度为尺度来说,都是稍浅和中等深度是钓鱼的最佳水位,而太浅或者太深的水位则是永远也钓不到鱼的。所以,我们在初秋时可以尽量选择一米以下的地方垂钓,有时我发现,水深只有5、60公分,但是,虽浅却见不到底,一样可以“连发”不断;到了仲秋,天高云淡、冷暖适宜,这时的鱼也是最活跃的时期,垂钓的水位一般从90公分到1.5米都的比较好的,垂钓的水位还应根据钓场的整体深度统一去考虑,如果钓场的整体深度都差不多,或是都很深、或是都很浅,那就另当别论了。如果在一个水域深浅反差很大的话,建议选择在深浅相交界的、不深不浅的地方垂钓为宜。
在垂钓之前需要先观察水面,无风的天气,如果看到水面也是平静的,没有任何波动,说明此地不是好的钓点。因为鱼在水中游动,尤其是中上层鱼在游动时都会让水面出现波纹。如果预钓水域的水面不停泛起涟漪,说明这一区域的鱼活动的比较频繁,如果看到水面的小鱼突然四散开来则说明有大鱼游来。
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鲤鱼游动的情况,它会跃出水面,而入水时尾巴会拍击水面,形成“啪啪”的声响。当然如果看到的情况是透过水面看到很多鱼浮游,说明这块水域比较缺氧,在这种情况下鱼觅食的积极性通常不高,垂钓的结果通常不佳。
古诗有言:“水至清则无鱼”,不光是过于清澈的水中鱼毫无安全感可言,还在于过于清澈的水比较瘦,而瘦水中的食物是比较匮乏的。所以在非常清澈的水中是没有鱼的,即便是有鱼的数量也极其少,垂钓的结果不佳。在垂钓时要寻找比较浑浊但是又没有刺鼻气味儿的水域来垂钓,这样的水下通常隐藏着大量鱼类。
一般适合鱼生存的水的颜色会呈现淡绿、淡蓝或者是淡清色,有的水塘的水还会呈现出淡褐色或者淡白色,通常是颜色越深的水域水质越肥,水越肥的水中鱼的食物会越丰富,当鱼不缺乏食物时对饵料没有多大兴趣,所以越是肥水区的鱼越难钓。
水草区是春夏秋三季可选的好钓点,因为水草不仅是各种鱼类的粮仓,还是它们安身立命的屏障。小鱼平时在水草区积极寻觅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而大鱼则在水草区的边缘等待小鱼的出没。小鱼依靠自身优势在水草中穿梭逃过大鱼的追击,而大鱼隐藏在水草的阴影中而不被人所发现。
但是垂钓水草区时对所选择的区域也要做一下甄别,如果水中的水草比较茂盛,说明这一片水域中鱼比较少,尤其以草为食的鱼类则更少。相反如果看到的水草的状态是杂乱的说明附近的鱼比较多,尤其是以草为食的鱼比较多,是个不错的钓点。
所谓鱼星是指鱼在游动、呼吸、摄食时从鱼嘴中所吐出的泡泡。鱼的种类不同所吐的鱼星状态、大小都会有所不同。经验丰富的钓者可以通过鱼星的形态来分辨鱼的种类与大小。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可以有提前做好钓组、饵料等方面的准备。除了鱼所吐的泡泡外还有一种情况水面也会形成水泡,那就是水底淤泥或者腐烂物在发酵时所产生的沼气。
地下所产生的水泡大小不一,到达水面后也非常容易破裂,而且与鱼到处游动所产生的移动水泡不同,地星产生的水泡位置相对固定。在垂钓时要注意分辨鱼星和地星,看到有移动的大小不一的水泡时则表示可以选择此处垂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