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武乡,吃“土”并不稀罕,人们把无污染的黄土做成了美味的食物,它还有助消化、养脾胃的功效,那么用黄土怎么做食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山西武乡,吃“土”并不稀罕。人们把无污染的黄土,用铁锅炒熟,再将用面制成的炒指疙瘩倒入锅内搅拌后,香酥干脆的“黄土炒指”便出锅了。它还有助消化、养脾胃的功效。
琪炒一般都是纯手工制作,用细磨的精质面粉和以土鸡蛋,加上白砂糖和食用油等辅料,和出稍偏硬的 面,在精心挑选的土里炒。炒琪最重要的就是土的选用,要选用没有污染后的黄土。将备好的黄土,敲碎直至成细沙形状。
然后将沙子放入箩筐中,筛选,将细土筛入锅中,然后翻炒锅里的黄沙,备用
选好土之后,用一个碗加入猪油,打入自己家的土鸡蛋,搅拌均匀
然后将鸡蛋液加入面粉中,然后加水
搅拌成絮状的时候就可以揉面了
将发好的面用纱布盖好,发酵
将发酵好的面团拿出来,擀成厚饼
切成细长条,和手指一样大小
切好之后,放入黄土中,翻炒,干炒的过程中不停地翻,让其充分、均匀地受热。 这样的做法有效保持了原料的营养,制造出酥脆的口感。
将面条超热。去水,熟了之后,装进筛子里
筛出黄土
这样美味的琪炒就做好了,炒出来的炒琪香脆中有甜,甜中透出丝丝的香,醇香的滋味在口中缠绵不绝,就算多吃也不会腻。
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勒是武乡人,在他当皇帝之前常年征战,有时战况紧急,常常没有时间安锅造饭,士兵饿着肚子上战场,战斗力大打折扣。为了方便士兵生活,在战场上体力充沛,石勒便设法给士兵带干粮,起初是带蒸、煮的面食,有时带在身上几天吃不完,食物就会腐烂变质。后来,石勒就想了个办法,让人们把面和好后,擀成厚厚的饼,然后切成手指大小的面块,用水煮熟再上火烤干,这种面块就是炒指的雏形。
由于面块水煮后再烤干,费时费力,操作不便,石勒手下的一个火头军试着用干土磨成粉,用铁锅将干土煮沸后再来炒这个面块,没想到炒出来居然很有特色,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吃起来香脆可口。经过一段时间的食用,这位火头军还发现了炒指一个重要的药用价值,那就是士兵带着炒指,无论走多远,只要常常吃一点,很少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为此,石勒将这个火头军提拔为粮草官。
公元319年,石勒登基做了皇帝,他认为是武乡的黄土炒指帮助他安立天下,于是赐名“皇土炒指”。从此“皇土炒指”这个武乡独有的民间小吃就一代代流传下来。在抗日战争中,炒指也曾发挥了重要作用,老百姓常常做好“炒指”送给八路军战士,成了他们的救命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