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三伏天是在每年七、八月份的时候,而秋老虎是在每年8、9月之交,三伏天和秋老虎是不同的两个时期。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三伏天和秋老虎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两个时期。
秋老虎在汉族民间指立秋以后的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至9月之间。而所谓的三伏天,则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以秋老虎和三伏天不是同一时期,三伏天过后秋老虎才会出现。
秋老虎时节天气炎热,应选清热的食材,在烹调上可以采用凉拌、清蒸、清炖等方式来烹煮食材,调味料可以选择白醋、柠檬等酸性调味料,并搭配当季蔬果,如:扁豆、丝瓜、黄瓜、芹菜等,可预防气候所造成的身体不适应。
但在进食清热解暑食品的同时,需要注意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并且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饮食营养要加强,可适量进食些肉类,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
此外,平时代谢不好的人,在阳气渐收敛的情况下,容易感到莫名疲惫感,称作秋乏,且这个节气湿气仍然残留在体内或空气中,湿气若不排出就会导致肿胀,体内排毒功能也会减弱,此时透过拍打位于膝窝中央的委中穴,毒素与湿气就能排出体外,身体会越来越有精神,小腿也会变细。
初伏、中伏和末伏的合称。每年初伏、末伏各占10天,而中伏则为10天或20天不等。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每年三伏天时段长短不完全一样,如果中伏在立秋后结束,就是30天;如果中伏在立秋前结束,就是40天(中伏20 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是冬天最冷的时候,那三伏就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三伏不等于就是小暑大暑,三伏天有的年份是三十天,有的是四十天,今年是三十天,今天是末伏的第一天,到8月17日结束,共十天。“秋后一伏热死人”,说明虽然已经立秋,但炎热的天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三伏天的高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但高温对水稻的生长有利,气温愈高,水稻就分蘖地愈快愈多,连续的高温到了秋后肯定是个丰收年,民谚有“人在床上熬,稻在地里笑”的说法。百姓毕竟以食为天,田里多产一些粮食比人热一点更值,宁可不要凉爽也不能闹粮荒。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一些冬天常发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都可在这个时候治疗,这叫“冬病夏治”。在三伏天利用针灸,外敷来进行治疗,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气象学上指处暑节气后连续5天最高温度在35℃以上。这种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区,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暑热天气,人们感到炎热难受,故称“秋老虎”。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2017年的立秋是8月7日,立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依然很高,尤其是江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高温少雨天气将持续,局部地区气温仍将达到40至41摄氏度,公众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小心暑气伤人。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警惕秋老虎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