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有不能吃凉的说法,很多人不知道是为什么,其实是为了保护你的肠胃,三伏应该吃一些常温的五谷杂粮或凉茶。
高级营养师介绍,传统中医认为春夏要养阳,要生发、发散,而寒凉食物有收缩作用。传统中医还认为,一年四季之中,最能把身体的寒气排出来的机会就是三伏天,所以说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能吃凉。因为冰冻之后的饮料食品,满足了口舌的欲望,但没有满足胃的要求。尤其是空腹喝冰镇的饮料或汽水,胃会受到强烈的刺激。喝下去时可能觉得挺舒服,但是时间长了会降低胃的消化能力。 严格来说,冷饮、冰棍等,在春夏秋冬的任何一个季节,都是不太合适的。 营养师介绍,入伏不吃凉,这在今年的季节养生尤为关注。这实际上是要建立一个好的饮食习惯,提醒人们吃东西不能过凉,好好呵护脾胃。即便过了伏天,也不能贪凉,否则仍然还会存在伤及脾胃、气血的问题。只是在三伏天这一个月不吃凉,就希望疗病,这是不可能的,准确地说,这是不科学的。
入伏不吃凉,能够让人更有效发汗、排泄,不把汗毛孔缩下来,往内敛,这是一件好事。这个凉的概念应该准确地讲,一个是气温的凉,二是食物的凉,这凉一种是放在冰箱里面的冷食,另一种是食物性味性的凉,如绿豆、藕。
1、喝冷饮过量会引起消化不良。由于过多的饮用冰凉的饮料,会引起胃黏膜血管的收缩,胃液的分泌会减少,而肠道受冷的刺激下会加快蠕动,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现象。
2、吃多冷食会影响食欲。像冰棍、冰淇淋这种冰凉的食物过量的摄入会伤害到胃黏膜,导致食欲下降,胃长久受到冰冷刺激,还可能导致胃病。
3、大量冰冷食物会导致感冒。吃过多的冰冷食物或者喝过量冷饮会让咽喉黏膜遇冷收缩,抵抗力从而降低,使潜伏在咽喉部附近的细菌乘虚而入,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
4、喝冷饮过量造成肥胖。雪糕的成分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糖和蛋白质,热量非常的高,100g的雪糕会带来22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2两多米饭的热量。因此,雪糕自然成为喜吃雪糕者肥胖的罪魁祸首,所以爱美MM们一定要远离它!
5、吃冰过量导致经期疼痛。炎炎夏季,来点冷饮是最爽不过的选择了,但是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科学研究发现,每当冰冷的饮料进入人体胃部时,女性的子宫内膜血管就会发生强烈的收缩,从而导致月经量锐减,甚至发生闭经、痛经等症状,所以女性朋友们在生理期一定不要贪凉哦!
俗话说:七月份的尾巴,八月份的前奏;天气也随之进入了伏季,酷夏难耐我们怎样应对呢,首先还应当从饮食开始,不同的地区在入伏吃什么是有不同的讲究的。北方在伏天多吃面,在头伏吃饺子也成为传统习俗了;而南方人入伏时吃的东西不象北方那样整齐划一,而是各有不同,略举一二:上海“头伏馄饨二伏茶”,杭州“头伏火腿二伏鸡”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上海人平时就喜欢做大馄饨吃,入伏了还是吃大馄饨,显示了其节俭的民风。杭州人吃的是鼎鼎有名的浙江金华火腿,也在情理之中。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进入入伏天,人们最容易没有胃口;蔬菜是在这时候是最好的选择,这时候来一份南瓜海鲜沙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南瓜海鲜沙拉的摆盘本身就带有地中海的美感,南瓜的颜色非常的饱满,又熟又甜,大颗的扇贝鲜甜又弹牙,蔬菜是冰凉爽脆的,沙拉碗里的食材颜色显示出了强烈的对比度,食欲就这么鲜活了起来。
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任何工厂生产的饮用水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夏季也正是瓜类蔬菜上市的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
进入夏季后,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所以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在夏季上市的蔬菜中,哪些是凉性的呢?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凉薯等也属于凉性蔬菜,不妨经常食用。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病原菌滋生蔓延较快,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青蒜、蒜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