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这次赤潮生物受链状裸甲藻的影响,很多的贝类是不能食用的,影响的主要为滤食性双壳贝类,例如青蛤、牡蛎、花蛤等。
据监测,截至6月13日,厦门海域无毒赤潮仍在持续,影响面积缩小为约11平方公里,分布于同安湾后田-鳄鱼屿海域、五缘湾海域及其湾口。泉州石狮、惠安赤潮海域水色未见异常,未检出有毒链状裸甲藻,赤潮已消亡。漳州海域风浪较大,监视结果表明,漳浦、龙海海域水色正常。
为此,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严格规范实施专项监测方案。同时,广泛发动养殖户和志愿者参与赤潮监视,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继续抓好防范赤潮灾害各项工作。
通知强调,各地海洋与渔业部门要继续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赤潮发生海域水产品保持加密监测。对已关闭的养殖区,组织执法力量开展巡航监视,严格控制关闭养殖区的水产品上岸流通。同时提请地方政府组织乡镇村居开展网格化岸线巡查和宣传教育,避免沿海群众捡拾、误食“问题”贝类。
通知要求,对赤潮可能影响的海域,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要及时提醒各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单位应根据水质监测情况,提前做好养殖用水储备。对赤潮已经影响的海域,要及时指导养殖渔民采取下沉网箱或转移网箱、减少投饵等措施,减少赤潮对海水养殖带来的损害,最大程度减轻经济损失。
据了解,为保障专项应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应急监测专家组已赴沿海各地监测单位巡回指导,现场开展赤潮生物鉴定工作。同时,为加快各地样本检测速度,专家组还建立技术支撑微信群,为各监测单位提供赤潮生物远程鉴定指导。
赤潮是海区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大量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现象,发生赤潮时海水通常会出现红色、褐色、粉红色、绿色等颜色,俗称这种水为“铁锈水”、“臭水”、“牛粪水”等。
赤潮如同地震、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古来有之,国内外早有记载。它形成的机理复杂,是水文、气象、化学、生物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诱发赤潮的浮游生物种类繁多,主要有东海原甲藻、夜光藻、米氏凯伦藻及中肋骨条藻等。
赤潮又分为无毒赤潮和有毒赤潮。无毒赤潮一般是无害的,许多港湾著名的“蓝眼泪”景观,其实就是由一种夜光藻产生的赤潮。而有毒赤潮中的赤潮生物能够生泌麻痹性贝毒、下痢性贝毒、神经性贝毒等毒素,人类一旦食用就易引起中毒反应。
此次,在泉州、漳州海域发现的赤潮优势种为链状裸甲藻,为福建有记录以来第一次出现。它具有以下特征:(1)细胞裸露或具薄胞壁,,一般为16-32个细胞链状群体。(2)它属于广温广盐型,生长的温度范围4℃-30℃,17-28℃快速生长,盐度范围15-35.5。
链状裸甲藻赤潮对海区其他生物有哪些危害
发生赤潮的海域,赤潮生物数量异常升高,与其他生物共同竞争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导致其他物种死亡;赤潮海域水体中普遍出现高pH值、高溶解氧、高叶绿素-a等特征,夜晚又由于高密度生物的呼吸作用,水体通常又会出现缺氧状况,特别是赤潮消亡期间,死亡了的赤潮生物极易为微生物分解,从而消耗了水体中溶解氧,使水体缺氧甚至无氧,导致海洋生物的死亡;链状裸甲藻会分泌生物麻痹性贝类毒素(简称“PSP”),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死亡。
链状裸甲藻赤潮不仅危害到海洋其他生物,也会危害到人体健康。由于水体中赤潮藻种密度较高,贝类摄食了大量具有麻痹性贝类毒素的链状裸甲藻后,毒素在体内不断富集,消费者食用了含有贝毒的水产品后,就有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中毒。
广大市民朋友,在知晓相关海域发生赤潮后,不要到该海域进行海钓等活动,也不要食用来自赤潮海域附近的水产品。一旦误食,发现有唇、口和舌感觉异常和麻木,指尖和脚趾常有针刺般痛的感觉,并伴有头痛和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目前全世界对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
当然,从正常海域起捕的水产品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水产品养殖户,在养殖海区发生赤潮时,可采取转移、下沉、隔离、回收相关海域养殖网箱等措施,减少赤潮生物对海水养殖的损害。位于赤潮区海水取水源的育苗场、养殖场应关闭取水,避免因水源污染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