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人体有个稳态系统,对于钠(包括食盐)具有多食多排,少食少排,不食不排的平衡体系,吃得多排出的也多,并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常头疼的人。很多人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之后,就容易发生头疼的情况。有最新研究让受试者分别食用高盐、中盐、低盐的饮食各30天,结果发现,每天吃8克盐的人比那些吃4克盐的人头疼次数多1/3以上。无论具体吃哪种食物,只要吃盐的量多,都会有同样的反应。这项研究证实,多吃盐可能与头疼密切相关。经常有头疼烦恼的朋友们,不妨试试少吃盐。
易水肿的人。体内的水分潴留情况和摄入钠的数量密切相关。一些血液循环不好的女性,虽然心脏、肾脏并无疾病,但却容易发生轻度的水肿,特别是月经来潮前几天,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脸上都看起来肿肿的。激素水平带来的水分潴留增加状态,再加上大量摄入盐的作用,会加剧腹胀、脸肿、头疼等不适感觉。研究早已发现,高盐饮食会促进组织水肿。长期苦于经前期综合征(疲劳无力、情绪不稳)的女性,应当在经期之前主动控盐,吃较为清淡的食物。
慢性咽炎的人。在食用盐含量高的食物之后,很多人都能明显感觉到咽喉黏液增加,嗓子不清。咽喉经常发炎、咳嗽不适的人,都不能吃太咸、太辣、油炸、熏烤的食物,表面盐分过多的炒货如炒瓜子、炒花生、加了盐的各种坚果等零食也都要少吃。
皮肤差的人。吃盐多的时候,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身体组织的水分会减少,排出身体的水分会增加,也不利于皮肤保水。因此,少盐饮食是改善皮肤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胃不好的人。和含盐少的食物相比,盐分过大的食物会降低胃中保护性黏液的黏度,使它对胃壁的保护作用下降,食物中的各种有害物质更容易作用于胃壁,因而会促进多种胃病的发生。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盐摄入量和胃癌风险之间有正相关性。
骨质疏松的人。钠摄入量过多的时候,身体会努力排钠,但同时会增加尿钙的排出量。对于骨质疏松的人来说,这简直是雪上加霜。所以,遵从“少吃盐等于多补钙”这句话一点没错。
肾病患者。多余的钠要从肾脏排出,所以多吃盐就会大大加重肾脏的负担。因此,肾病患者要严格控盐。
两片半白面包含钠就超过600毫克,如果再涂上花生酱,要不超量都难。巧克力面包、菠萝面包、奶酥面包等奶油越多的,含钠越高。
解决方法:选杂粮面包,虽然含钠高,但钾也多,又有纤维、植化素等优质营养素。
早餐谷类脆片是不少人心中的健康早餐。调查发现,市面上14个品种的早餐麦片有一半达到英国高盐标准,有的竟高达1030毫克。
解决方法:购买时看一下标示,有些厂牌含钠量较低,差距达10倍以上。
柠檬夹心饼干制作过程中加入添加物,造成每100克就有700多毫克的钠。巧克力夹心饼干也有500多毫克。
解决方法:水果、煮玉米或酸奶是比较健康的零食,葡萄干或蔓越莓干也可以考虑。
许多标榜低热量的零食,像果冻,竟含有约200毫克的钠。
解决方法:购买前仔细阅读营养标示。
1罐600毫升的运动饮料就可能含有252毫克钠。
解决方法:除非长时间运动或出汗很多,否则不需要运动饮料。
有些果蔬汁为了增加风味,在加工过程中会加盐,1瓶可能就含162毫克钠。
解决方法:白水是最好的饮料,或者选择低钠的饮品。
半碗300克的关东煮汤汁,可能就含高达615毫克钠。事实上,自家熬的汤,钠含量也不少。
解决方法:尽量用新鲜食材熬汤。或将6克盐倒入五倍的水溶解,烹调时,一整天最多只能用完这些盐水调味。在外就餐时,尽量不喝汤,尤其是过咸或过于鲜甜的汤。
吃拌饭、拌面等主食时,通常会加入许多酱料,容易吃进过多的钠。
解决方法:最好少吃油盐拌主食,以免养成重口味的习惯。
市面上不少凉面,几乎都添加小苏打来增加弹性。小苏打就含很多钠,加上麻酱本身含钠也很高,导致每吃一碗凉面的钠含量就相当于1天钠摄取量的一半。
解决方法:煮弹性较大的面时可以加长时间,让钠溶出。麻酱则要减量只用一半。
少放盐或咸味调味品,菜能好吃吗?其实解决此问题并不难,只要注意食物的烹调方法和调味方式,就可在获得美味的同时保证健康。
方法1:晚放盐胜过早放盐。要达到同样的咸味,晚放盐比早放盐用的盐量少一些。
方法2:多放醋,少放糖。食品当中的味道之间有着奇妙的相互作用。比如说,少量的盐可以突出大量糖的甜味,而放一勺糖却会减轻菜的咸味。反之,酸味却可以强化咸味,多放醋就感觉不到咸味太淡。
方法3:限制含盐食品配料。除了盐和酱油之外,很多调味品和食品配料中都含有盐分,比如鸡精、豆瓣酱、黄酱、豆豉、海鲜汁、虾皮、海米等。
方法4:使用低钠调味品。使用低钠盐是家庭中减少摄盐量的最简单方法,可以在几乎不影响咸味感觉的同时,轻轻松松地把摄盐量降低,同时有效增加了钾摄入量。
方法5:购买加工食品时看看钠含量。仔细阅读产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找到那些美味同样浓郁、含钠量却比较低的加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