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豆制品富含蛋白质,是营养物质,也是人体补充蛋白质的方法之一。豆腐本身属于低卡食品,吃了之后是不会引起肥胖的,还可以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哦~
豆腐虽然是好东西,但是因为是高蛋白食品,不太好消化,吃多了会造成肾脏负担,尤其是肾脏功能不好的人,胃不好也最好不要吃太多
英国科学家实验室初步研究发现:大豆中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可能对精子有害。据路透社报道,英国研究人员称,在大豆中发现的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可能对精子有害,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
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
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豆制品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它会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导致动脉硬化形成。
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吃豆腐易导致痛风发作。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的皂角甙,会加速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首先吃什么也是有个量,不要吃太多就行了,豆腐本来的热量就不高,所以吃了也不怕胖
1、富含蛋白质,价格比肉类低,不含肉类油脂,不会令人发胖。
2、只含豆固醇而不含胆固醇,有助于预防一些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3、常吃豆腐,可以清除血液内有毒重金属,促进神经、血管的发育。
4、豆腐含钙,能帮助骨骼生长
1、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且质量比粮食中的蛋白质好,与肉类的蛋白质接近。黄豆蛋白质含量约占40%左右(瘦猪肉含量16.4%,鸡蛋含量14.7%)。豆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的需要,其组成比例类似动物蛋白质,其中谷类食物中较为缺乏的赖氨酸在豆类中含量较高,所以宜与谷类搭配食用,从而提高膳食中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2、脂肪含量比较高,达15%-20%,其中以黄豆和黑豆的含量最高,常作为食用油脂的原料。豆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
3、零胆固醇。大豆是植物,所以不含胆固醇。蛋白质含量高价值好而胆固醇极少(甚至没有)的食物只有大豆一种。这也是大豆蛋白比肉类蛋白更有利于健康的原因之一。
4、含有丰富的钙,再加上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凝固剂,大豆制品的钙含量非常突出,250克豆腐的钙含量和250毫升奶的钙含量相当。如果说奶和奶制品是食物补钙的第一选择的话,那么豆制品无疑就是第二。
5、含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2含量比较多。
6、富含磷、钠及钾等元素,是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因为豆腐有“植物肉”的说法,因此豆腐中的蛋白质肯定是优质的。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不合理,导致老人不容易吸收。因此,将豆腐和肉一起做菜,能很好的促进豆腐中的蛋白质吸收。
豆腐除了能补充蛋白质还有预防动脉硬化,这是因为豆腐里有一种叫皂苷的物质,但这种物质会引起碘元排泄异常的情况,因此搭配一些含碘元素的海产品就能弥补碘元素缺乏的问题。
豆腐里的含钙量很丰富,但钙质不容易被吸收,一定要与维生素D一起服用才能促进吸收。因此搭配一些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能起到辅助,蛋黄中的维生素D就很丰富。
无论吃什么,适量是关键!
爱吃豆腐的一定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