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在我国远古时代,“腊”本是一种祭礼。腊月是讲的农历,农历十二月就是春节的前一个月,在腊月人们都要开始准备年货,为春节做准备,腊月也有许多习俗哦。
农历十二月是季冬,冬的最后一月,岁末,腊月。“腊”是猎取禽兽祭祀。早时祭百神称“蜡”,祭祖先称“腊”,秦汉时通称“腊”。道家的三元五腊说,三元是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五腊是天腊(正月初一)、地腊(五月端午)、道德腊(七月初七)、岁腊(十月初一)、王侯腊(十二月初八)。十月初一因此要给亡者送寒衣,十二月初八是拜太岁,求平安,称“腊日”,是个大日子。
唐朝诗人李峤描绘的十二月是:“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池冷凝宵冻,庭寒积曙霜。兰心未动色,梅馆欲含芳。裴回临岁晚,顾步伫春光。”古人以“玉烛”指四时之气和畅,“铜史”是张衡的浑天仪盖上铜铸的仙人,所谓“铜史司刻”。“裴回”就是徘徊,“顾”是回首,“伫”是站立等候,等待春光乍泄。
《礼记·月令》说这个月是“冰方盛,水泽腹坚。”“腹”是厚,冰透了。说这个月“雁北乡,鹊始巢,雉雊(gòu),鸡乳。”大雁白露节气南飞,雨水节气北飞,这个“北乡”只是感知到了北乡的阳气,非返乡。此时,喜鹊感知到阳气开始筑巢,“雊”是雄雉感知到阳气的求雌之声。“乳”,母鸡感知到阳气,开始孵小鸡了,都是动态。
《礼记·月令》说这个月要“命有司大难,旁磔(zhé),出土牛以送寒气。”这个“难”其实是“傩”(nuó),傩是击鼓迎神驱疫鬼的仪式,腊月迎岁称“大傩”。“旁磔”是在四方门宰牲口驱阴气,出土牛的作用相同。因为牛是土畜,土能胜水,冬为水,水为阴,土镇水生木,驱阴是为迎阳。
《礼记·月令》说这个月“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古人将黄道带分成十二部分,称“次”,最后一次是“玄枵”,对应十二辰中的子。大寒节气日运行到玄枵(xiāo)。冬为北方玄天,枵呢?耗虚。大寒十五天正好到子半,十二次之穷。这个“纪”是终极。“星回于天”的“星”是指北斗——北斗周回运乡。四方东为首,季冬之终,斗指艮,将回寅位,又起于东,一年又开始了。所以,古人说“终始万物者,莫盛于艮”。
《尔雅》称十二月为“涂月”,这个“涂”,清朝郝懿行的解释:“古本为‘荼’,荼亦舒也,言阳虽微,气渐舒也。舒、荼,古字通用。”也就是说,“涂月”即“荼月”,如火如荼的“荼”。宽缓以荼,古字的“荼”就是“舒”。这个“舒”是指阳气初生后渐舒。
腊月是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份从初一到除夕的夜里都是腊月。
腊月是指农历12月 也就是阴历12月 换过来就是公历的1月 腊月通常是从1月的上旬到2月初 这个时间段
农历十二月就是腊月,也就是我们说的阴历,就是日历上阿拉伯数字下面用汉字写的那个十二月(腊月)。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古时候也称“蜡月”。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应劭《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动,所以腊月是个“祭祀之月”。
老年间,“春节”是专指立春而言,把农历元旦称作春节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明朝时,农历元旦叫“正旦节”,后来俗称新年,北京人叫“大年初一”,除夕叫“大年三十儿”。从筹备到结束这段时期叫“年关”,总称“过年”。
北京的数代都城,统治者又是不同的民族,因而过起年来,无论是形成内容还是风俗习惯,都比别的地方丰富得多,年关的时间也较长。一般说,进入腊月到了“腊八”就算进年关了。
一般年前的准备阶段有二十多天,自“腊八”至除夕,这些日子里北京人是很忙乎的,即所谓“家无虚丁,巷无浪辈”,街上的行人脚步似乎也加快了。
一进腊月,市面骤现繁荣,这是一年内的特有市场,叫腊月市。先是卖咸肉(即腊肉)和粥果的,为“腊八”做准备,如核桃、枣、柿饼、栗子、乾菱角米等等,还有各色野味,大佛花等。过了初十,开始卖卫画门神、挂千、金银箔、烧纸、窗户眼、天地百分等等。二十日以后,以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草炒豆等物,是为“祭灶”准备的,二十五日以后,卖芝麻橘、松柏枝等物,为除夕之夜做准备,货物齐全,琳琅满目,价格也相对的涨高,京师谚语有“腊月水土贵三分”之说。
腊月间进宫的鲜花是在暖房里培养出来的,也叫“薰花”,明代以牡丹为主,清代时又用金、铜等作为陪衬,红黄相间,更为艳丽。后来,不仅作为贡品,官宦之家亦互相馈赠。
隆冬腊月花农甚为辛苦,需昼夜不停地摊火,保持温气,培养诸花,据说此法始于汉代。后来除花之外,又增加了青韭、蒜黄、冬葱等鲜嫩蔬菜。可笑的是起初皇宫内不许用这类鲜菜进贡,更不许用来供佛,说这些是“不时之物”有伤于人。
腊八那天,京城各河开始打冰,内城御河所起之冰贮藏在“内窑”。太液池所起之冰,贮存在“雪池冰窖”。各护城河之冰,都在就近河边土窑存放。待夏季出售。
晚清时打冰已不限于腊八,一般冬至“三九”期间即可。据记载,打冰之俗起于周代。“周成王命凌人(打冰人)斩冰”,纳于凌阴(冰窖)。可见此俗历史悠久。上世纪五十年代,什刹海边上依然能见到打冰的。打得整整齐齐的大冰块,从岸边坡路上拉走装车,送往冰窖。
在祭灶的这几天中,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写春联。文人墨客在街边巷口放一小台售卖春联,旧称桃符。一般都当场书写,以图润笔,春联的内容基本上是送旧迎新之意。
春联,一般都用红纸,唯有内廷及宗室王公府邸,照例使用白纸,再圈上红边蓝边。
北京居民的大门口,除了门框上贴春联之外,还要在门扇上贴门神。门神有两位,一位白脸,一位黑脸,都是甲胄执戈,悬弓佩剑,威武非凡。有人说这两位是神荼和郁垒,有人说这是秦琼和尉迟敬德。其实谁也不是,只是“门神”罢了。
记得,每逢大年三十下晚,我和街坊小伙伴从杂货铺取20张财神爷画,挨门挨户喊:“送财神爷来喽!”各家各户有给钱的,有给棒子面豆馅饽饽的,有给馒头的,有给块肉的,给人家一张财神爷,拿走钱或物,再去下边门户。有时喊半天,人家也不开门,也不理我们,我们气急了,喊声:“送火神爷来了!”喊完立马就跑了。
杨柳青的年画很有名气,由于地属天津,所以北京人称它为“卫画”。一进腊月,各繁华地区就支棚搭席,如东四、西单、鼓楼前摆摊卖年画。还有一种串街卖画的,用大包袱一背,沿街唱卖,唱得好听悦耳清晰喜人。
明代时,于“腊八”之前数日,就将红枣捶破泡汤,至初八早晨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等煮粥,叫“腊八粥”。粥熟后,供在先祖面前及门窗、圆树、井灶之上,然后全家皆食和馈送亲友。有地位的人家,熬粥用米是皇宫内赏赐的,因而这天也叫“王侯腊”。到清朝又有所发展,还要用百果雕刻出人物等等,以显其巧。到了晚清,更是花样繁多,除了熬粥更加精致以外,还用染了色的桃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白糖和红糖、葡萄干等把粥的外观恣意点缀,使其更加华丽。但是不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圆等,说是用了以后会伤口味。初七夜开始制作,天亮时粥就熟了,供先祖馈友不得过午。
后来的雍和宫熬粥很出名,因为它是用一个能容纳数石米罕见的大锅熬粥,并且皇室还特派大臣前往监制。
汉族民间互送腊八粥的同时,还送“激白菜”。这是刚入冬时腌制的。
各家于这天腌制“腊八蒜”,剥蒜浸入醋中,到年三十吃饺子时食用,醋香蒜碧,别具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