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三九贴的配方是不一样的。三九贴所治疾病不同,所使用的中药材也会有所不同,因而,配方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那么三九贴详细配方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一般情况下,三九贴的配方是不一样的。
针对不同的疾病,三九贴的配方也会有所不同;由于医院以及医生不一样,三九贴的配方也会攒在一定差异,是不一样的。
三九贴是一种穴位贴药疗法,即在“三九”天里每“九”的第一天,将配制好的中药碾磨成粉末,制成膏药,分别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经几个小时取下,达到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的效果。
中医认为,三九是一年之中最为寒冷的日子,三九天人体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而且很多疾病易得易犯。在三九天运用“三九贴”疗法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贴敷,能够起到刺激经络的作用,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传输将药物送达病所,起到温阳益气、益肺健脾、补肾散寒、活络止痛的目的。除此之外,本疗法在治病的同时还可以调动人体的阳气,鼓舞正气,从而大大提高人体免疫力,有病治病,无病预防。
“三九”即为冬至后的三个九天,共计二十七天,是全年天气最冷、阴气最盛的时段。祖国医学认为,“三九”是大自然处于阴阳交替阶段,所谓“阴极而生阳”的时段,也是人体的阳气(即正气)处于最弱的时候,这个时候容易患病,尤其易患呼吸道疾病。“三九”贴敷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疗法。使用三九贴可以让宝宝达到夏病冬治、增强抵抗力的效果。
帖敷适应病症:
孩子和成人的过敏性鼻炎、咳喘、反复感冒、慢性咳嗽、体虚易感冒、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疾病,都可以通过贴敷三伏贴、三九贴来治疗和预防。
三九贴配方一:
1、白芥子20克,延胡索20克,细辛1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 (甘遂10克药店里没有卖的)
2、用生姜汁调好,贴的小膏药是买的现成的5X5尺寸的,专门天灸用的。
小贴士:
不同的人用的三九贴药方也是不一样的,有细微的差别,我们如果自己在家配药,可以去医院或者药店咨询。
三九贴都是由医生经过中医辨证论治,根据中医冬病冬治传统秘方,精选道地中药材制作,药力精心配制,资深中医专家亲诊,辩证施治。
根据儿童、青年、中老年不同体质,适当调整三九贴用药,杜绝千篇一律,贴敷同时,配合温灸治疗,温煦阳气,驱散寒邪,双管齐下,更具功效,根据呼吸道、消化道、关节性等疾病不同病症,贴敷穴位因人制宜。
三九贴配方常用中药有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
白介子:辛能入肺、温能化痰,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
延胡索:具有有镇痛、镇静、催眠作用。
甘遂: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细辛: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三九贴配方二:
1、用白芥子20克,延胡索20克,细辛10克、白术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
2、用打碎机打碎成粉,然后用老姜磨成姜汁(可以适当加点温开水),和粉末调匀成丸子,贴在穴位上。
3、贴的穴位是:
大椎、肺俞、膏俞、檀中、关元。
病情不同选择的穴位和穴位上的贴敷药膏也不一样。
【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性味】辛,温,【归经】入肺、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性味】苦,寒;有毒,【归经】归肺、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更不利,消肿散结:外用可治痈肿疮疡。
【性味】辛、温,【归经】归肺、胃、脾经。
【功能主治】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性味】辛,热,【归经】入手太阴肺经。有资料说有毒,也有说无毒。
【功能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三九贴”主要适应症如下:
1、儿科疾病:体虚易感冒,脾胃功能差以及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2、呼吸系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怕冷易感冒等;
3、胃肠道疾病:胃肠功能低下、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等;
4、疼痛性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骨性关节炎等;
5、妇科疾病: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
6、皮肤病:冻疮、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等。